第一百八十八章(1/2)
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接受中共长江局领导,系长江局机关报。在此之前以号外或传单的方式发行,革命根据地可以公开阅读,国统区却不允许,一直以秘密印刷散发的方式运作。直到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后,报社迁重庆继续出版,才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报。
司马若愚之所以让徐朝霞担心,不是他共产党员身份,而是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他利用不上课的间隙和晚上业余时间抽空带领学生党员在秘密印刷点进行印刷,原稿来自武汉,再加入一些重庆当地民主人士和进步青年撰写的文章,类似于传单,然后在全城张贴发放。
印刷地点极其隐蔽,只有特委极少数负责人知道,由专人负责传递,通常是特委专职交通员,传递到各交通站后再转运出去。这是一条横向互通的渠道,每一环都是死结,也即是:接收报纸的人仅限于认识本区域交通站发报人,发报人仅限于认识特委专职交通员,特委专职交通员仅限于认识印刷点工人,只有印刷点工人才认识司马若愚。
司马若愚站在金字塔顶端,指挥着这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用纸和笔代替枪炮向国民党反动政府开火,号召民众团结一心共同抗日。
这种方式已经运作了很长时间,为何徐朝霞还如此担心?凭着女性特有的直觉和多年斗争经验,她感到这次非同寻常。复兴社特务处最新计划内容是什么?有没有清晰的抓捕对象?司马若愚是否进入敌人监控范围?重庆地下交通网是否出现纰漏?徐朝霞想了很久,觉得头痛欲裂。
徐朝霞是地下斗争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引起她焦虑的不仅有担忧,还因为最近两天出现意外情况——印刷点一名兼职工人突然失踪了,他不是普通工人,来自重庆大学,还是司马若愚任课班级的学生。
司马若愚对此事的解释是:这个学生名叫韩松柏,家住九龙坡,家境清贫,父亲早亡,母亲长期卧病在床,没有兄弟姐妹,靠亲戚接济和勤工俭学度日。司马若愚曾经做过家访,情况属实。韩松柏聪明勤奋,积极要求进步,已经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