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抚与伐(1/2)
百官急忙叩首,大殿上回荡着皇帝的声音。
“朕多么希望你们能和先帝太宗朝一样,百官和睦相处,齐心辅佐,以兴大唐。可是你们看看,你们看看你们自己!心里都在打什么主意呢!”
“朕早对朝堂分庭有所耳闻,朕在登基的时候,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快刀斩乱麻,将分庭的局面改变”
“可是朕在看到两鬓斑白的你们苦谏于朕的时候,朕看在眼里,听在耳中,朕是对你们中的一些动了恻隐之心的!朕不愿意寒了你们的心,你们都是几朝的老臣啊!”
“朕只是想中兴大唐,再不济也要守住大唐的江山,不然百年之后有何面目去见历代先帝,有何颜面进入祖庙尚飨?”
“想想吧!想想先帝高祖打下江山多么不易吧!再想想安史之乱多么可怕吧!吐蕃欺我,回鹘负我,各地藩镇藐我,这还是那个威服四海的大唐吗?!”
一些老臣哭了,稍微年轻的官员也啜泣起来,连皇帝的眼里也含着泪水。
“去吧,去吧!都退下吧,朕倦了,倦了······”,皇帝扶着龙榻站起来,马元贽急忙去搀扶,皇帝一把推开他,摇摇晃晃的进了偏殿。
百官目送皇帝走进偏殿,待内侍高唱“退朝”之后,便陆陆续续起身往殿外走,一些人情不自已,泪水一时不能收,一边走还一边流泪。
而李德裕则跪坐在自己的席位上,闭着眼睛岿然不动。谭泽露本来已经起身准备离开了,但看李德裕未动,又坐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含元殿的朝臣只剩下了李德裕和谭泽露。
内侍快步走到李德裕身边,小声提醒道:“阁老,已经退朝了”
李德裕却没有搭理他,内侍悻悻退去,李德裕突然睁开眼睛,两行眼泪便溢出来,李德裕来不及去擦,便掉在席位上。
他起身,慢步走到谭泽露身边:“走吧”
谭泽露起身,随李德裕出了含元殿。
“先生,你觉得我们做的事对吗?”,李德裕突然问谭泽露。
谭泽露反问李德裕:“先帝太和九年的甘露之变对吗?”
李德裕不言语。
谭泽露又问:“阁老,敢问大唐自先帝宪宗时起势颓,是因为没有忠臣吗?”
李德裕也不言语。
谭泽露望着皇城正南的丹凤门道:“牛党不除,大唐难兴啊!若此时阁老动摇,往后再无根除牛党机会,阁老三思!”
李德裕终没有回答,向北过昭庆门往政事堂去了。
另外一边,皇帝出了含元殿,又往太液池边那棵柳树去。
马元贽悄悄的使眼色遣退了一众内侍,独自跟着皇帝。皇帝于一片败落景象的太液池前负手而立,热气一口口的喷出来。
马元贽弓着腰,慢慢后退,想要给皇帝留下单独的空间。
皇帝却突然叹了一口气:“马元贽”
马元贽急忙应道:“奴婢在”
“你觉得朕能当好一个天子吗?”
马元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神文圣武,必定是千古一帝!”
“呵”,皇帝冷笑了一声:“朕只是不想李唐的江山,毁在朕手中”
“陛下定能兴复李唐,开万古盛世!”,马元贽叩首。
皇帝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你这张嘴呀!”
正在此时,一名内侍远站一边,思前想后不敢上前。
皇帝皱起眉头:“何事?”
内侍这才上前答道:“陛下,鱼弘志大人请献新罗美女四名”
“什么?新罗美女?”,皇帝握紧了拳头。
马元贽在一边提醒道:“陛下有些日子没去王才人宫里了”
经过这么一提醒,皇帝也才想起,有好些日子没去太和殿了,于是便对内侍吩咐道:“将四名新罗美女暂且安置在内侍省”
内侍点头:“奴婢这就去”
皇帝又在太液池站了一会儿,便往太和殿去了。
王才人本名王元秋,原来是一名歌伎。当初皇帝还是颖王的时候,曾经去邯郸游玩,当地官员趁机献王元秋。
王元秋不仅长相美艳,而且舞姿迷人,颖王当晚便与其共度春宵,之后赎身带回长安立为侧妃。
不久之后,先帝文宗亲立的皇太子李永暴毙,文宗大怮,身体情况大不如之前。
此时储君位置空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珏极力主张立文宗的侄子陈王李成美为皇太子,而文宗宠妃杨贤妃则坚决主张立文宗的弟弟安王李溶为皇太弟。
文宗最终选择立自己的侄子为皇太子,但还没有来得及我的李成美举行册封大典,文宗便病倒了,枢密使刘弘逸与李珏奉旨辅佐李成美监国。
向来和刘弘逸不和的仇士良、鱼弘志二人怕李成美继位之后,会反过来清算自己,果断站在了杨贤妃这边,伪造文宗诏书册立安王李溶为皇太子,并调动神策军迎接。
戏剧性的一幕就此上演。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