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大希腊——意外之外(1/2)
乔万尼·朱斯蒂尼亚尼给出的色雷斯一侧的攻防计划较为简单。奥斯曼人在西色雷斯的守备力量主要是三千人的常备部队。这些部队的战斗能力并没有那么强悍,能起到的只是最低的阻碍作用。帝国军队需要的,是通过围城,而非强攻,来吸引奥斯曼人对色雷斯一侧的注意力,而约翰与索菲雅的凤凰军团要做的,就是配合其他部队,对来自埃迪尔内的援军,视数量不同,作出相应的处理。即伏击歼灭、拦截或拖延。
而帝国志在必得的萨洛尼卡,则是这次行动的关键。只要埃迪尔内的援军分兵去防守色雷斯,那么,只要拖住援军的脚步,帝国就会有充足的时间来发兵夺取整个大希腊。整个伊庇鲁斯、摩里亚、亚该亚、雅典与底比斯的军队将尽数集结,因此,这个计划有很大的搏命的味道。
或许这就是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性格。不破不立,的确是现在帝国最好的写照。
为了尽量避免与埃迪尔内援军正面交锋,这一次战斗,帝国的军队将破天荒地在大希腊采取强攻的姿态。虽然这会对兵力造成极大的损耗,但一旦奥斯曼援军抵达,那么只会留下更多帝国士兵的尸体。
君士坦丁在皇宫中坐立不安地等待了两天,终于先后等来了拉提乌斯与托马斯的回信。如今科林斯地峡两岸都掌控在帝国手中,奥斯曼军队对希腊地区的掌控力度十分薄弱,无法提前预知帝国军队的动向。而对色雷斯的进攻,也只在御前会议的讨论中进行,直到出发前一刻才会通知士兵。因此这场战争的开始,将会是东帝国率先发动的突袭。
按照君士坦丁十一世的话来说,自奥斯曼人踏过帝国领土的那一刻开始,帝国与奥斯曼人,就永远不会停战,大希腊只是起点,自英吉利海峡对岸的伦敦城,到地中海对岸的亚历山大港,终将重新插上罗马的王旗。
也因为这段战前的演说,在君士坦丁堡城中,这位皇帝,被他的臣民们冠上了“巴尔干光复者”的头衔。
清晨时分,关闭了近一个月的圣罗曼努斯门,再一次缓缓打开。
这是一场非胜即死的博弈,也是决定东罗马帝国能否涅槃的最后一步棋。
“陛下,回宫吧。”索菲雅在一旁看起来十分乖巧地拉着君士坦丁,离开了圣罗曼努斯门的望台。
御前会议之上,乔万尼就已经反复强调了一件事情,绝对不能让君士坦丁再次御驾亲征。只要君士坦丁十一世离开首都,整个城市上下都会人心惶惶。而且,虽然亲征对军队的士气会有非常好的鼓舞,但是,这种鼓舞的作用会随着每次亲征的日渐减少。而且,约翰脑子里,瓦迪斯瓦夫被苏丹亲兵一刀砍掉脑袋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让君士坦丁十一世频繁亲临前线的行为,他是绝对不会冒险尝试的。
而且,约翰也已经察觉到了,随着历史进程朝着无法控制的方向在前进,如今,自己对未来一切的先知先觉,都将不再准确无误。而如果未来帝国再将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他的判断,或许也将不再准确……
带着满腹的不安,他随世俗骑士莫雷共同踏上了远征色雷斯的道路。
……
秋虫此时已经不太活跃了。因此穿着盔甲的人从落叶堆上走过时,声音显得尤为突兀。
拉提乌斯骑马走在军阵的最前方,远处,萨洛尼卡城墙上已经被火把照得通明。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