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引诱张昭(2/2)
众将都赞同周瑜意见,将领们大都年轻,正是血气方刚年纪,大都极为冲动,以为必须集结所有兵力和张昀决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孙策的长史张昭反对和张昀打仗,理由有两条,一是张昀假节钺,属于代天子出征,攻打张昀就相当于攻打天子,属于反叛之举。二是张昀兵多将广,战斗力无比强大。扬州虽然地域广阔,但能出的兵数量极其有限。攻打张昀,并无必胜把握。张昭说他是张昀的首席谋士张弘的族兄,他愿意前往拜访张弘,游说张昀劝其把秣陵归还孙策。
陶谦主政徐州时,张昭一直在徐州,陶谦没有启用他,甚至多有打压,陶谦死后,张昭还为陶谦写了悼文。
张昭非常崇拜张昀,但由于发现张昀已与陈登麋竺结亲,又启用了族弟张弘,觉得在张昀处他很难有好职位,就投奔了孙策,想通过和孙策一起创业,从而建立不世功勋。
事实上,孙策对张昭礼遇有加,不仅拜张昭为中郎将,还任其为长史,把文武之事全都交给了他。张昭在孙策集团中,拥有崇高地位。
张昭为孙策攻占江东六郡,统一扬州,立下汗马功劳。
周瑜等虽然是孙策的右膀右臂,但他们在孙策集团中的地位,暂时还不及张昭。
张昭的主张虽然有点异想天开,众人仔细一想,以为还真是上策。嘴上说想和张昀决战,假如真要决战时,不管哪位将领都心知肚明,他们全都不是张昀的对手。淮水两侧至大江,全都已是张昀的地盘,张昀不必动用其他兵力,只是动用广陵陈登,合肥张勋,东吴就:“回去转告孙策将军,我张昀对他也很欣赏,希望他不要存非分幻想,不要妄图当袁术。我本想收复宛陵的,给您一个面子,就说我暂时不动宛陵,想观察他对朝廷的忠心。告诉他,扬州不是孙策的扬州,而是大汉的扬州,王师过江,他假如胆敢存非分之念,妄动干戈,行叛逆之举,我将代天子把他斩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