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3)(1/2)
公案已了,布匹也物归原主,李掌柜自是对张玉乔千恩万谢:“这次多亏少侠出手相助,小老儿感激不尽。小老儿如今阖家要上京城去投奔亲戚,不知少侠前路何往?搭个伴可好?”这下正中张玉乔下怀,道:“晚生求之不得。不知掌柜的家中可缺杂役?在下亦可听从差使。”
李掌柜道:“这怎么使得?”再三推让后,李掌柜道:“正好我这伙计赵三儿要辞工回乡,你便帮着看守货物可好?”张玉乔应了。
自此张玉乔便跟随李掌柜一家老小北上京城。路上,李掌柜曾问张玉乔:“我那布匹边角,本无‘李’字之绣,你是如何凭空变出来的?”张玉乔笑道:“我之前本绣好了一张‘李’字绣片,趁那贼人不注意,以银针别上去的。当时那贼人紧张,自是不会细细查看。”
李掌柜惊叹道:“那‘李’字之绣出自你手?难得你一介男子绣工却如此精妙。”张玉乔笑笑,并不答话。
路途漫漫,李掌柜时常会给张玉乔讲授一些布料知识,想不到张玉乔竟对答如流。张玉乔道:“幼时我家乡邻有位虞姓裁缝,晚生与之算是忘年交,他曾粗浅传授过我衣料缝制之技,是以对此略知一二。”李掌柜点头道:“怪不得。”
及至张玉乔等人抵达京城之时,已是明崇祯十七年了。崇祯十七年,农历甲申年,这一年,注定是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一年,华夏大地在这一年中动摇、分裂,最终走向属于她的宿命。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