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联合抗金(1/2)
吴玠在和尚原坚守六昼夜,以床子弩射杀金人,金人虽身穿两重铠甲,仍不能抵挡床子弩的巨大威力,死尸堆积如山。
由于宋代自建国以来战争不断,因此发明了许多战争利器,床子弩便是其中之一。顾名思义,“床子弩”便是将巨大的弩箭绑定在类似大床的物体之上,发射之时以军士搅动筋索,一次可发数十支,射程可达一千五百米以上,在冷兵器时代,其威力是十分巨大的。
当然,金人也没有闲着,金朝宗派人打探的“瘊子甲”便是用来抵御“床子弩”的,只是此时还没有用上。另外,金人赖以为胜的还有“铁浮屠”与“拐子马”,号称“常胜将军”。所谓“铁浮屠”便是类似于重装甲部队,金人三人为一组,以绳索相连,穿戴重盔甲,每前进一步,则以拒马桩断其退路,虽然行进缓慢,但步步为营,极难应对。所谓“拐子马”便是其机动部队,分两翼包抄,每人配备两匹坐骑,进兵神速。这两种作战方式同时运用,曾令宋军伤亡惨重。后来,在顺昌、柘皋大捷中被宋将刘琦所破。刘琦在竹筒中装入黄豆,见敌人骑兵过来,便将筒内黄豆倒出,竹筒仍在地下。战马纷纷抢食黄豆,又踩在竹筒上滑到,这时军兵上前斩杀敌军。如此便破掉了金人的“拐子马”。又将士兵分成两组,一组持长枪专挑金人“铁浮屠”的头盔,另一组持大斧乘机断其手臂,砸其头颅,破掉金人的“铁浮屠”。
再说吴玠与金人相持于和尚原,金人进不能进,退又不舍,双方僵持不下。这边吴玠深知敌众我寡,时间一久恐难支撑,而别处的宋军都在固守城池,难以分兵救援,于是便派手下乔装改扮,火速前往太行山寻求“八字军”来援。
“八字军”是原宋将王彦组建的一支抗金义军,在太行山一带长期与金人作战,他们在额头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故此被称为“八字军”。“八字军”以及多支义军在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长期顽强的与金人交战,使得金人无法全力进攻南宋,是南宋初期得以保全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宋朝廷却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义军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不但不给予支持,反而在与金人和谈之时答应金人的无理要求,将“八字军”收编,调至临安保卫皇城,王彦受到排挤抑郁而终。其他各路义军也被金人逐一击破。当然,这是后话。
那送信之人见到“八字军”首领王彦,说明来意,王彦当即派遣部下率领数万人驰援吴玠。随后又告知送信人,此刻全体武林中人正聚集在五台山推举新任武林盟主,如果能得到他们的相助势必如虎添翼。因此那送信人这才又来到五台山面见新任武林盟主云涛。
其实,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中人这些年来一直协助宋军乃至义军抗击金人,在与金人的屡次交锋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云涛等人得知此人来意之后毫不犹豫,当即召集各门派中人前来议事,当众陈说厉害,动员大家前往救援,众人闻听一致赞同。
送走了送信人,云涛等人亦不迟疑,略作整顿之后,便率领各门派徒众八百余人飞驰和尚原。
行至途中之时,又得到讯息,王彦派出的数万义军被金兀术手下第一猛将完颜撒离喝于半路截杀,几乎全军覆没。同时,完颜宗弼也率领金军绕过和尚原,凿山开道,抄小路继续南下。汉中留守使刘子羽闻讯急向吴玠求救,吴玠则率领本部人马火速赶往饶峰关以阻击金军,双方又在关前相持不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