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心理学探究二(1/2)
学校对面的书店一共有三家,大部分是学习用的资料书,心理学的书并不太多。
之前买的那俩本书花了我不少钱,不由的很心疼,这次不能随随便便就下手买,毕竟书太贵了,我也并没有很多钱。
找了一会,发现有一些没有被塑料薄膜封装起来的书,因为没有封起来,所以可以打开来随便阅读。
《社会心理学》和《九型人格》我偷偷看了看书店老板,他并没有注意我。
我看书很快的,直接站着看完的话就可以省下一些钱了。
九型人格这本书大概的把人格分成了九个类型,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仔细一想感觉不太对。
比如助人型里面写:友善、随和、婉转。而成就型里面就写:自信、幽默、圆滑。
这些词相冲突的吗?没有。甚至婉转含蓄跟处事圆滑就是近义词吧!哪种类型套到自己身上,都可以让人觉得:诶,好像我就是这样的!
这就和星座杂志一样,写星座杂志的那些人,找了一些描写人性格的通用的东西,然后往每个星座里面都加一点,让无论是哪个星座的人看到了,都好像说的是他自己一样。
像这种类型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巴纳姆效应。
我给正在看我的文字的你算一卦吧,正在看我所写的文字的这位朋友,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而且尚未把你的长处发挥出来。看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你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会怀疑自己是否做了正确的决定。你希望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自豪。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
不知道我给你算的准不准?
…
我继续翻书,这都是心理学的书吗?为什么有这么重的商业气息,我想找寻的帮助在里面一点都没有。
我拿起下一本《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大概说的是,人的心态和行为总是受到其他人的存在以及群体和整个社会的影响,这种从众模式经常是不自觉的。
比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课讲得正起劲,突然他转过头往门口看了过去,此时在上课的我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往门口看去,这便是我们受到了来自讲台上老师的暗示。
当你在跟几个朋友聊天的时候,某个人突然打了一下哈欠,你会发现有另一个人不久后会随之也打哈欠,或者自己会有打哈欠的冲动。
最后社会心理学教给人们怎么坚持自己的人格,不做一个“从众”的人。
啊,虽然说的很不错,但是我已经感觉我自己够特别的了,我真的不想更加特别了。
我对这些书都很失望,最后一本《社会心理学》终于和心理学沾了点边,我急匆匆的看完,发现书店老板已经开始瞪我了,站在这里看了俩本书,而且还不买,估计他要生气了。
我心里很慌但装作若无其事的将书放下,晃荡出了书店的大门。
说起来,心理学只是这样吗?是心理学只研究到了这一步?还是这些商店为了商业,所以卖的都是一些“假心理学”的东西?
我心里默默的想,明天再去文化商城一趟吧,看看那里有没有我需要的心理学书籍。
之前我到文化商城,给晓丹买过礼物……
心一抽,啊不要乱想不要乱想,我捂着心口等着平息下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