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治国,唯治吏(1/2)
想来也是,有个萧山港做倚靠,即便是大棚蔬菜基地全部失败,薛向也自信能遮应得过来,再加之,县内各个主干道的修建,让原来阻碍大棚蔬菜基地扩张的最大难题——交通运输,得到了根本性解决,如此一来,薛向自然有了最大的底气,展开疯狂扩展。
就这么着,去年冬季,萧山县的大棚蔬菜基地,便由原来的五亩,一家伙扩张到了上万亩。而更美妙的是,产量上来了,价格却也上去了,贯因前一年大棚蔬菜的菜好,算是打响了招牌,而另一个原因,则是萧山建港,成千上万外来人口的涌入,让这些菜有了最好的买主,再加之,这帮外来人,除了是国企员工,便是找寻商机的商人,这二者皆不差钱。
而大棚蔬菜对他们大多数而言,还是个新鲜事物,吸引力自然无与伦比。
更不提,还有花原地委、行署,地直机关等大型食堂,更是早早被薛向攻陷,甚至这反季蔬菜,还被薛向弄出包装袋,打上了“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xxx”的恶俗广告,谁成想效果竟是绝佳。
如此管齐下,大棚蔬菜的销售,可谓是一长虹,利润自然殊为可观。平均一亩田纯利润高达近五十元,这还是刨除了第一年的搭棚的巨额开支,可以想见,以后每年的利润将直破二元。
或许这儿,说二元,数据还不直观,只须想想时下一个普通工人年工资也不到四,就该知道,这个利润是何等丰厚。因为一家一户不可能只一亩地,而大棚蔬菜建成,往后也不是只一季的收入。且这时候。农民在收入上,超过工人。原本就是不可思议的事儿,而眼下,这超越竟成了成几何数,如何叫人不惊叹?
“下面的怨言很多吧?”
薛向合上了件夹,说道。
段钢莫名其妙,“什么怨言?谁有怨言?”
薛向叹道:“不患寡,唯患不均!”
这下段钢知道薛向意所何指了,无非是大棚蔬菜惠及的也只是那些成功获得县里支持而种植上的村庄。大部分村庄还是只有干瞪眼的份儿,如此,一边收入升天,一边依旧在泥地里打滚,且那收入升天的那部分人靠得又多不是自己的努力,而不过是仗着地利,借了县里的光,如此一来,患红眼病的焉能不多?
同在一片天空,一半烟火璀璨。一半永坠黑暗,换谁也不舒服啊!
沉吟片刻,段钢道:“这也是没办法的。富裕是个过程,总得有先有后,咱们的大棚蔬菜基地,不是还要一步步扩建嘛,屈不着他们就是,再说,现在港口那边,县里每天也有大量的人在那边工作,对他们的收入也算是略有小补吧。”
薛向摆摆手。止住了这个话题,“方案很不错。我没什么意见,你让其他同志们也看看吧。集思广益,都没意见,可以定稿!”
段钢刚捧着件满意而回,王刚又捧着厚厚一叠件翩然而至,“薛书记,这是组织部新考察的一批干部的简历,按您的指示,在化程和年龄上,组织部都是严格把关的,您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改动的,我马上下去办。”
如今的王刚可谓是神采飞扬,一改曾经不得志的落拓模样,想来也是,任谁两年时间完成了从县副办副主任向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的飞跃,恐怕也得志得意满。
原来,卫兰去后,薛向便推这王刚补了缺儿,当时,可谓是破碎一地眼镜儿,可细细一想,又都觉王刚实至名归,毕竟这位王主任算是薛书记的二号心腹,除此以外,人家的资历,能力都摆在这里,绝对称不上幸进。
就这么着,王刚就走马上任了!
细说来,薛向简拔王刚担任这组织部长一职,是有深刻原由的,最主要的理由,是王刚这人刚正。原本薛老夹带里的人不少,县府的几个副县长,乃至恭顺守礼的县委办主任田伯光,以及元宝区区委书记贾惜名,都是为合适,且又顺理成章的人选。
这些人比之王刚,可以说更名正言顺,毕竟从县府办主任到组织部长,这一步的跨越实在大,可薛老最终还是选定了王刚,无他,就是看中了王刚的刚正。
究其根源,还是年前,薛老在夏家大嫂遭遇的那出闹剧,夏家大妹的那句“薛裕禄瞎指示”,让他彻夜难眠。
诚然,他薛老的政策是好,下面的干部确实也唯命是从,可自古是,任你官清如水,也敌不过吏滑如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往往利民惠民之策,到了下面就成了害民之策。
想他薛老的一句“要上进,出政绩”,原本是好,也鼓舞人心的口号,到了下面,偏偏就成了那帮酷吏欺压群众的令旗。
还有,那位蒋所长的专车,明明拨下去的款是给该所配备警用摩托之用的,谁成想让这家伙大笔一挥,改作了警车,这警车除了他这所长,自然没谁敢开,间接变成了他的专车。
如是种种,让薛向感慨良多,也让他认识到了那句“治国,唯治吏”,是何等正确。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