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女生频道 > 唐朝那些事儿 > 第十六章【唐明皇16】

第十六章【唐明皇16】(1/2)

目录
好书推荐: 女校最强门卫 仁者天下 韩娱之少时男友终结者 虫裔 皇家逆媳,彪悍太孙妃 花田妇贵 洪荒之星空不朽 大世尊 神话大宋 崛起1892

张再接再厉,提出下一个建议,他

张于是装出好人的样子,对张嘉贞

“我们俩同朝为官,虽然有些政见不合,毕竟是因为立场不同,无可厚非。∮,今天这件事的相关资料已经被呈送到御史台,很快就会有人出面弹劾,到时候你很可能会被牵涉其中,不如明天你就素服(穿白衣,表示自己有罪)面圣,在御史弹劾前先自首,这样可以减轻你们兄弟俩的罪责。”

张嘉贞一下子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就同意按照张的办,果然皇帝减轻了兄弟两人的罪责,张嘉贞被外派到幽州(今北京市南方)去当刺史。

张这下“当鬼还抓鬼”,自然十分高兴。在扳倒张嘉贞后,张不久就当上中书令,在名义及实质上,都成为首席的宰相,短期已经没有人来挑战他。

再谈到宇文融,他在“检田”“括户”成功后,不但官升数级,而且一下子就成为朝中群臣人人欣羡及侧目的对象,这一点,张是看得到的。

但张这时候并没有把宇文融放在心上,因为张骨子里根本就瞧不起宇文融。

首先,宇文融连科举都考不上,对张这个应举中式第一(相当于考了状元)的人来,根本就是个暴发户,只不过凭着能帮皇帝捞几文钱才做上五品官的位置,何足道哉?

这种心态就像北大清华的高才生,看到民办大学毕业的人,骨子里自然就会有抹不去的优越感一样明显。

另外。从实际的层面来,张此时也需要于文融的配合。

前面提到。张提议裁减边防军二十万,然后把府兵改称募兵。得到精锐卫军十三万。

以简短的算术来看,减掉二十万边防军,卫兵募集十三万,少养七万士兵,这样国家负担似乎减轻了?

实际上,账不是这样算的!减掉的二十万边防军,是征召来的,不打仗的时候,国家是不会供应军饷的。他们要自耕自足,国家花不了太多钱。

而募集的十三万士兵,可是货真价实的职业军人,他们要吃饭,要军饷,连武器装备马匹,都是要由国家供应,而原来的府兵,这一切都是要自备的。这可不是我瞎,同样看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可见都要自备,至于为什么没有买刀枪。买弓箭,我猜花家老爹原来就有吧!

所以。张的这个建议,虽然减轻了军籍户的负担。但国家财政的支持肯定是增加不少的。对此,也许皇帝李隆基当下不是很清楚,张自己肯定心知肚明。张自己挖了这么大的一个钱坑,当然需要宇文融的配合,来帮忙补坑。

所以张此时决定对宇文融采取表面拉拢,暗中防范的策略。

(连载更新)

张的做法是,他让自己的亲信李澄到宇文融下面当判官,协助宇文融执行括户的的政策。一方面示好宇文融,一方面其实也是在宇文融那儿安了一根钉子。这个李澄是谁呢?是张妹婿的女儿的老公(关系好像有点复杂,但也很容易理解啦!),而且张在当天兵军节大使的时候,这个李澄就在其幕下,因此可是比较铁杆的心腹。

对宇文融来,除了来自源乾曜的支持,皇帝的支持,现在连张也支持他,当然是高兴都来不及,而且这个李澄确实很有才干,又有实务历练的经历,宇文融是爱才之人,所以也对李澄委以重任。

开元十二年的闰十一月,朝廷决议要在次年的十一月,也就是一年后,在泰山封禅。泰山封禅一事自秦始皇开了头后,历代君王,只要自觉有了一点成就后,就想要这么搞上一回。即使是贤明如唐太宗李世民,也未能免俗,李隆基当然更是无法抵挡封禅的诱惑,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众所周知,封禅是一件事务繁杂,劳民伤财的大鸟事。为了确保整个计划的顺利进行,首席宰相张被任命为“封禅使”,总管整个活动的所有事务。但因为负者管钱的户部处理事情不当,“支失所”,让皇帝十分不满,两位户部侍郎杨玚及白知慎双双中箭落马,下台一鞠躬。

封禅是李隆基登基以后梦寐以求的盛事,自然不容许有人搞砸,而且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件事给办好,所以他做了一个决定,让宇文融兼任户部侍郎,并担任“封禅副使”,他相信这样一条龙的权力,加上张宇文融的才能,必能办好这件事。

此时,宇文融身兼御史中丞/劝农使/户部侍郎三职,不只在名义及实质上是全国财政的总负责人,而且因为“括户”“检田”的需要及十道劝农使的设立,朝廷下令“事无大,诸州先牒上劝农使,然后申中书;省司亦待融指伪,然后处决”。也就是在原来州县与中央的连结上,宇文融跟十道劝农使横插一杠,成为各州县传公文的集散地。中书省得到的资料也是从这里转出去的,尚书省也需要宇文融先做好判别(指伪)后才能处理,宇文融的权力,再次膨胀。

对于这一切,张心知肚明,他自然感到有些着急,但他知道封禅对皇帝是头等大事,自己又是“封禅使”,在这紧要关头,可不能出一丁点问题,否则就算他是首席宰相也得吃不完兜着走,所以张此时只能忍耐。但他究竟不甘心什么事都不做,所以在宇文融兼任户部侍郎后,张主动向宇文融提议要升李澄为户部支司员外郎(副司长),这样做的意义是把原来就钉在宇文融这边的一根钉子再钉的牢一些,虽然这样做不一定会产生效果。但在这个阶段,张也只能做到这个程了。

开元十三年(公元25年)十一月。封禅大典浩浩荡荡的进行,李隆基帅领皇亲国戚。文武官,各归顺部落酋长亲王,海外各国使节,一起从长安出发东行。每次停下来吃饭时,人马牲畜遍布原野,装载供应品的车辆,连绵数里,十分壮观。(多少民脂民膏!)

封禅大典终于顺利举行完毕,豪华壮丽。远超前代。李隆基自然十分得意,于是提升张为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源乾曜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以表彰他们的辅佐之功。张的政治生涯至此到巅峰,而他本人也十分志得意满。

张本人高兴,但其它人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甚至是怨恨。

原来在这次封禅大典的过程中,张大量的把他在中书门下两省亲信,派去兼任礼仪大典相关的职位。并随皇帝登山,典礼结束后,皇帝就给这些人员很大的封赏,很多人被升迁到五品以上的官职。而它文武官员,却几乎没有人被提升。另外,扈从皇帝封禅的禁军士兵。则连赏赐的物品都没拿到,于是引起很大的怨恨。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你才玩半年,都代练到总决赛了? 冠军都拿腻了,居然还要青训? 说好开发消消乐,地球战争什么鬼 LOL:我职业打其他游戏不行? 最终领主 第四天灾:人在高武,游戏成神 游戏开始了,这次绝对没BUG 某星露谷的农耕大师 诡异求生:我能吞噬万千天赋 综网:不可名状的恐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