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和而不同(2/2)
唐诗中的音乐,“石破天惊逗秋雨”的箜篌也好,“龙吟虎啸一时发”的觱篥也好,诗的效果可以证明诗人的乐感与想象力发达得惊人,表达其感受与幻觉的诗艺也惊人,但显然是超越了乐史的实际的。
如其不然,则中华乐文化的前盛后衰一至于此,便颇难解释了。文学的发达先行于音乐,也是中外皆然。中国古代的画论、乐论,写画写乐的诗,好像有一种超前于实践的现象吧?
比刘铁云早三百年的张岱,也是一位文、琴皆工的人。他谈琴趣的文章,见于《梦忆》、《瑯嬛》的有四篇。在《绍兴琴派》中他所自赏的四人同操“如出一手”,正是玙姑看不起的那种简单化的同奏。也可见“‘和’之一字,后人误会久矣”!
对“和”与“同”的如何理解,真的是由来已久。《国语》中齐景公与晏婴的对话是公元前五二二年之事。齐侯问:
“和与同异乎?”
晏子答:
“异!”
于是他用烹饪之必须五味调和才能味美来说明: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声亦如味。”
靠的是五声、六律、七音、清浊、小大、短长、刚柔、疾徐等等的配合,以相成相济,假如没有这些相异因素形成之“和”,而是“专一”的单调的声音,那“谁能听之”!他还加上一句:
“同之不可也如是!”
既然晏子时代的人所理解的“和”,只可能是《乐记》所形容的“累久乎端如贯珠”的历时性的“和”,也即是曲折多变的旋律,不可能是异音并作的共时性的“和”,即和声复调了。
要知西方这种复杂的多声音乐,也是中世纪以来逐渐演进才形成的。那却是中国古乐光华灿烂的时代!何以又不向“和而不同”演进呢?这问题之耐人思索,不亚于另一个问题:曾经高度发展的中国科技,何以后来停滞不前?
傅雷的友人,“文革”中的受难者沈知白教授,有一篇遗作《和声在中国已往不能发展的原因》,从文化生活伦理思想以至中西语言的特点来探求,提出了一些他的看法。例如:男女因声域不同,不便于齐唱,这在西方是促成和声出现的因素之一。
沈氏引王静安《古剧角色考》中“歌舞之事合男女为之,自汉以后殊无所闻”,推论中国的礼教森严,限制了男女群集,纵情歌舞,在戏剧演出中又以假嗓唱法调和了男女声域参差的矛盾,结果便与西方不同。
他又认为,中国古代的音阶与简单的和声之历数千年而不变,是因为它们适合于表达士大夫“顺应自然以求安适”的性情,“静穆恬淡优游逸豫”的生活,和以中庸之道加清净无为的思想为中心的中华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足见多声部音乐在古代中国不能发展的问题,“实与封建时代的整个文化生活相表里”。
明末清初由西方教士携来的音乐,显然在中华士大夫听来是逆耳的噪声。恐怕要等到清末民初,人们的耳朵才开始听得进那种“和而不同”的音响吧?同异邦人接触机会多的这位老新党,有可能是从蛮夷之声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知道,刘鹗是一个有多种身份、头衔(像个不协和弦)的异人!他是医生,贾人,大善士,水利专家,古董收藏家,音乐爱好者……甚至是庸人眼中的“汉奸”!
刘鹗又是一个大忙人,汲汲皇皇地,办了一件事又忙着干另一件。然而又忙里偷闲隐名作了一部“闲书”《老残游记》。而他又自称这是一部“哭泣的书”:
“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从书中对于“以理杀人”者的憎恶,为生民涂炭的忧愤,我相信,鸿都百练生的确是一位深于情的人物。想到他,也不会不联带想到同他有交情的诸色人物:梁任公,沈荩,罗振玉,狄平子,太谷学派中人,还有收谭嗣同尸的大刀王五……
在我看来,说刘鹗是“头脑不清楚的老新党”,不如说他是一个头脑行事都复杂的人。读了《刘鹗小传》,重读《老残游记》,深感此人头脑中响着的“和而不同”的音乐,倒是同他那个时世的多声部复杂音乐,非常相呼应相协调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