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浙东四先生——宋濂(2/2)
宋濂生性诚实谨慎,久处内庭,掌握机要,却从不讦人之过。所居之室,署名“温树”,取“温室之树不可对”之意。有客来访,偶然问及禁中之语,宋濂就指着这两个字让他看,客人自然就知趣地免开尊口了。对于宋濂的人品,朱元璋自然也心中有数,因为他经常私下里与宋濂评论文武大臣的善恶得失,宋濂只举善良正直者加以称赞,并且说:“善良正直者与臣是朋友,因此臣了解他们;至于不善者,由于没有交往,臣就不知道了。”朱元璋感叹地说:“宋濂侍奉朕十九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虚伪的话,没有讥诮一人的短处,始终如一,不但是一位正直君子,而且完全称得上一位贤者了。”
就是这样一位自己也充分肯定的“君子”与“贤者”,朱元璋后来仍然要杀掉他,为什么?据说是宋濂的孙子宋慎牵连上了胡惟庸“谋反”案。胡惟庸是明初大臣,官至左丞相,一度权势熏天,胡确实该死,因为他专权擅杀,据说明初的另一个著名文臣刘伯温也是被他毒死的;然而说他勾结蒙古、日本谋反,却没有一条站得住脚的真凭实据。而朱元璋则借此机会广泛诛连,兴起大狱,前前后后因“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这三万余人绝大部分是冤杀,宋慎便是最典型的一个:因为人们遍阅史籍,也找不到一条他参预胡惟庸“谋反”的实例。
虽然如此,宋濂却实实在在地被孙子牵连上了,并被逮至京师,以便“明正典刑”,幸亏“皇后太子力救”,朱元璋才算是“法外开恩”,饶了他一条老命,将他流放至四川茂州。皇太子朱标是如何营救老师宋濂的,《明史》上没有具体记述,只在《后妃传》中记载了马皇后营救宋濂的经过:当宋濂被逮至京师,即将处死时,马皇后劝谏道:“普通百姓为子弟延请老师,尚且要有始有终地待之以礼,何况天子呢?再说宋先生远在老家浙江,对孙子的所作所为一定不知情。”朱元璋根本不听。马皇后非常伤心,在侍候朱元璋用膳时,她一改往日的习惯,既不吃一块肉,也不饮一滴酒。朱元璋奇怪地询问缘故,马皇后答道:“宋先生快要死了,妾在为他作福事啊。”朱元璋终于动了恻隐之心,投箸而起,第二天就赦了宋濂的死罪,改为流放茂州。
在明人徐贞卿所著的《翦胜野闻》中,不但详细记载了太子朱标与马皇后营救宋濂的经过,而且根本不提胡惟庸一案,似乎要向人们表明:宋濂之罹祸,根本与胡案无关;或者说硬牵上胡案,只是要搞掉宋濂的借口罢了。徐贞卿没有明确记载宋濂的死因,其余野史、地方志、碑铭墓志中却多有记载宋濂是绝食或自缢而死的。即使如《明史》、《明实录》所载,是病死,那么,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目睹着家被抄,儿、孙被杀,自己也被押赴崎岖蜀道充军,而且这一切还是来自于自己为之服务、效忠多年的王朝与皇帝,更何况自己不但有德有才有功勋,而且谨小慎微,从未居功自傲,竟仍然难逃大劫,他能不病么?他能不气病而死么!
宋濂一生著述繁富,除主持纂修了二百十二卷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