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弃子(1/2)
崔州平因为需要留在河北,所以诸葛亮只能是只身回去,告别了崔州平,诸葛亮便一路快马前往泰山,一路上没有什么包袱也就平安无事,半个月后便到达了泰山营地。
刚回到营地,就见到数列队伍整齐的操练着,吕蒙作为这些人的统帅也已经和军士们打成一片,混在其中,二百多陷阵营军士和一百多当地召集的百姓军卒,外加上原本的近一百来人,如今已经是一个三百多人的队伍了。诸葛亮对此也很是欣慰。
诸葛亮回来之后,众人也很是开心,诸葛亮把崔州平留在河北一地的事情和吕蒙等人说了一遍之后,便把将来要做的事情一一布置了一番。营地的守卫和军队的训练基本可以托付给吕蒙,村民和流民的安置、耕种依旧交给尚未回归的蒋琬,诸葛雄在诸葛亮的再三劝说下,无奈的带着一批种子回了诸葛村。在诸葛亮的设想中,自己可能无法再此逗留到明年的秋收,那么此地的药材事业就只能交给诸葛雄和诸葛村的人继续了,如此便可为诸葛一脉在此地谋取一条长久的生路。
最让诸葛亮意外的是老翁居然要告辞了,原因是据说韦天师已经认可了诸葛亮的事,从此二人可以算是毫无瓜葛了。诸葛亮对这倒没什么太在意,韦天师真要找他麻烦的话,他依然躲不过。
次日,蒋琬也回到了营地,并且组织了另一波的耕种。从蒋琬带回来的消息得知,周仓等人已经将一万石的粮食送达,总计约两万五千石的辎重也让吕布喜出望外。再加上袁绍那边传来的消息,和袁绍结盟一事也已初见成果。
双喜临门之下,吕布对诸葛亮此人也是看重了不少。而举荐诸葛亮的许汜也连带被吕布夸奖了一番,称“许汜真乃吾之萧何也。”
原本吕布还想召诸葛亮回下邳的,可陈宫劝阻了吕布。陈宫认为:诸葛亮既然能在泰山一地站稳,说明有其过人之处,但如今刚出成效就将其召回,有朝令夕改之嫌,不如待诸葛亮筹集齐了满五万石粮草物资再召回不迟。
为了表彰诸葛亮的功绩,吕布正式发文任命诸葛亮为典农校尉,并配骑二人,分别为陈卫与陈群。调拨千余人由诸葛亮统领。
虽然两个配下均姓陈,但却没有太大关系。
陈卫乃是吕布的亲信,武艺不凡,其主要的任务是督管调拨来的千人队。以便于协助诸葛亮在泰山一地的工作。
而陈群则是在诸葛亮的安排下,通过蒋琬去说服来的。蒋琬在到达了下邳之后便根据诸葛亮的描述来到了陈群家中,同时晓以利害,让其避祸至泰山。陈群原本并不想侍奉吕布,但无奈身在徐州,老父年迈,吕布对其父子二人也很有看法。因此也就答应了蒋琬的请求,相助诸葛亮。
对于吕布派来的陈卫,诸葛亮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其实多这一千人并没什么用处,无非是来监视自己而已。于是在河东区域从新开辟了一处军营,命一千人驻扎于此。任务则是守备大营。
陈群能够被蒋琬说服前来,倒是大大的出乎了诸葛亮的意外。对于陈群此人诸葛亮倒是知道的,准确的说,应该是孔明亮在后世对此人也算是有所耳闻。陈群的年纪要比诸葛亮等人大一些,三十岁左右,名门出生,其父陈纪原本乃是当朝九卿之一的大鸿胪。
然而,当见到陈群并聊过之后,诸葛亮就有一些失望了,原因很简单,陈群居然也是颍川人。这一点不得不让诸葛亮有所警惕。于是诸葛亮就让蒋琬把手上的事情交给陈群来处理,而蒋琬则更多的负责协调工作,在古代这个叫做主簿或管事,而在后世则叫老总助理或办公室主任。
营地的建设、种植、训练各项事宜在人手充足的条件下顿时顺利了很多。孙观所部与泰山的盗匪们也似乎安静了下。一切仿佛开始变得平淡起来。
夜晚,诸葛亮在屋里正写着家书,蒋琬和吕蒙二人走进屋内找诸葛亮商榷接下去该如何应对之法。如今军营中就只有这二人与荆南才是最为可靠的自己人了。
见诸葛亮在写家书,两人便坐于一旁,没主动打扰。此时便听诸葛亮说道:“公琰,你觉得为何吕布要派一千人与我,并且升任我为典农校尉呢?”
蒋琬见诸葛亮问的没头没脑,便回答道:“不是和你说了,是因为你筹集粮草有功吗?这还不明了?如今不但筹集了辎重,还拉来了袁绍这么一个盟友……”见诸葛亮摇头,蒋琬便没继续往下说。
诸葛亮又问道:“吕布为何要与袁绍同盟?”
蒋琬听了就更不明白了,小声嘀咕道:“这不是你给说服的吗?”
诸葛亮苦笑摇头道:“我自问还没有这么大的本事,这事看来有些蹊跷。”
吕蒙此时有些不解道:“蹊跷?和袁绍同盟难道不是好事吗?”
诸葛亮解释道:“我之所以会这么想,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有这样的预感。”诸葛亮只能用预感来表示自己所知道的历史似乎有所出入,因此才会有惴惴不安的感觉。
只听诸葛亮继续说道:“吕布此人乃是天下英雄,昔日也曾依附于袁绍,我仔细的了解过吕布的前后行事,他只会选择能为他所用或实力相当的人结盟。昔日袁绍就对吕布就多有猜忌,如今袁绍占据河北,故然愿意和吕布同盟也绝不牢靠。因此吕布与袁绍之间竟然如此简单的达成了同盟,估计其中是另有玄机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