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名人高俭(1/2)
“读书人,此事实乃误会,老夫自京城而来,此行去往益州,途中遭山匪拦道,疏散了钱财和马车才保得几人性命,方才家中随从听后方急促的马蹄声,本成想又遇贼人,这才横于路前,嚯哈哈,得罪之处还望海涵,老夫听闻蜀人强悍叛逆,如今总算见识了。”
花甲老者明达高德,见误会之下冲撞了眼前身材修长高大的书生,便客气道歉。
月浅了解了来龙去脉,也是客气回道:“老丈有所不知,蜀中贼匪大多只是劫物却不抢杀人,如若不然老丈哪还能在此感叹蜀人强悍,呵呵,俗语云不打不相识,你我误会老丈勿须在意,小生见老丈言谈举止颇为不凡,敢问老丈高姓大名?”
花甲老者见这巴蜀书生有礼有节,这才对入蜀的不好印象稍有改观,缕着胡须微笑道:“老夫姓高名俭,字士廉。”
“什么?你是……高士廉!”月浅失声道。
月浅此时的心情,只能用“手握青草”来表达了——握草!
高士廉是谁?他可是唐太宗文德皇后的舅父,武德九年参与宣武门之变功臣之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可是排位第六!
这……高山野岭随意一遇,就碰到了京城里来的大人物,月浅震惊之情,无以言表。
高士廉年事已高,对于眼前书生的表现早已见怪不怪了,只是他先前从未来过巴蜀之地,很是奇怪于这书生为何认得他,于是便缓缓开口道:“读书人,你认得老夫?”
月浅看着眼前的老者,敬佩之情悠然而生,老者虽是前隋旧臣,然自投靠以来,他为大唐的繁荣,或者说为李世民的统治呕心沥血,在他的助力之下,太宗才能游刃有余的开创震古烁今的贞观之治。
然而,月浅毕竟是后来人,对于古人并没有很强的喜恶,方才只是第一次见到大唐名人有些震惊而已,适应之后便淡然起来,也就只把老者当成寻常花甲老人。
见老者询问,月浅这才拱手道:“小生哪里认得,只是久闻高老的大名而已。既然高老途遇匪人失了马车,若不嫌弃,小生正好此去益州做些买卖,不如随小生的马车一同前往益州城吧。”
这时,高士廉反而疑惑了,若寻常人遇见他,必定积极攀葛附藤,可此书生却似有不同,方才他只是初识之下才有些震惊,震惊之后便淡然处之,并未趋炎附势。
书生,就应该有些傲气,高士廉面带欣赏神色对眼前秀气的书生说道:“如此,老夫感激不尽。”
说完便抬脚上了板车,随后年轻女子扶着十岁左右的少年上了马车。
板车不大,月浅只能和老者的随从徒步而行。
驾!
月浅手持辔头,轻拍马背,引着棕色老马继续赶路。
秀儿哪里知晓什么高士廉,只当他是寻常老者,不知者无畏,这不,此时她一双桃花美目睁的大大的,好奇的打量身边的三人。
坐在老者身旁的年轻姑娘正值碧玉年华,约莫十七八岁年纪,身穿浅水蓝长裙,头盘飞仙髻,几朵零碎的珠花别于发髻之上,淡雅高贵,只是面容有些苍白,显得气质略显忧郁。
秀儿扑闪扑闪这双眸,好奇道:“姐姐,你这飞仙髻盘的真漂亮,可以教教奴婢么?”
年轻女子正打量着老马旁边的高大身影,好似思索着什么,此时听到板车上的书生丫鬟开口,便抿嘴微笑道:“好,这发髻在长安甚是流行,只需这样,这样。”
秀儿的青丝在年轻女子摆弄下,片刻功夫便也盘起飞仙髻。
秀儿双手摸着发髻的轮廓,很是满意对姑爷道:“姑爷,你快看看秀儿,怎么样,好看不好看?”
月浅本在无聊的赶路,闻言扭头,看到秀儿与车上年轻女子盘的一般无二发髻,顿觉好笑,道:“丫头,没事盘什么发髻,快些散了去。”
秀儿以为姑爷觉得她不美,于是嘟起樱桃小嘴道:“哼,姑爷,你是不是不喜欢我!”
月浅见老者几人盯着他和秀儿,目光饱含奇怪神色,顿觉尴尬,便对老者三人解释道:“呵呵,高老,家中丫鬟自小与内人一起长大,情同姐妹,言语随意了些,请勿见怪。”
接着又没好气的对调皮的秀儿道:“姑爷怎会不喜欢漂亮的秀儿,只是想学人家盘发,需得先把自己嫁了!哈哈。”
秀儿自小山林中长大,哪里懂得这些规矩,此时听姑爷一说便瞬间明了,原来姑爷不是不喜欢她,也不是觉得她不漂亮,而是因为自己还没嫁人……嫁人?!
也不知是觉得自己闹了笑话,还是怎地,小丫头满脸通红紧低着头,怕被别人察觉到心思似的甚是扭捏。
这时,她又有些疑惑的朝着教自己盘发的女子问道:“姐姐,那依姑爷的意思,你是不是已经嫁人了?姐姐的夫君呢?”
说完下意识的看向车上的小男孩,打量了片刻,又惊愕的缓缓看向花甲老者,难道姐姐的夫君……是这糟老头子!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