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鄂州饥民暴乱起(1/2)
周廷构最终还是完成了军粮的征购任务,而且花了比平时少了一半多的价钱,当然,多出来的钱,自然是进了周大人的腰包。
这次军粮的征购任务,让周大人十分开心,他巴望不得这样的事情多几次。
一场军粮征购,使得鄂州迅速的衰败了下去,周廷构走的时候,还带走了鄂州的五千军队,用以补充前方的作战部队。
这样一来,聚集在洞庭湖口的南唐军队,已经达到了一万余人,如果再过一段时间,那些受伤的士兵再恢复一些,到时候就足足有一万二千人,完全可以和魏璘的荆南水军一较高下。
至于鄂州城里的事情,那就不是周大人能够想得起的了,借用一句后人的话,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
强行征购军粮,使得许多商户都跑了,逃离了鄂州,大街上的许多店铺都已经关门,尤其是粮店,几乎是一扫而光。那些被迫以低价卖粮的粮商,在不得不出售了粮食给周廷构之后,带着卖粮食所得的仅有的钱,离开鄂州,另谋出路。
周廷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隐患才刚刚开始发酵。
在周廷构离开的第十天,因为缺粮导致的问题终于爆发了。十天的时间,足以让许多市民家里的存粮消耗的七七八八。
市民家里的粮食不像农民那样,可以储备一年甚至几年的粮食,他们一般只需要储备半个月的粮食。没有了?街上去买就是了,没有必要专门在家里修建一个储备粮食的仓库啊。
然而,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街上的粮店居然关门了,这时候他们才开始着急,但是这时候着急也已经不起作用了,粮店的老板早已经跑到了另一个城市。
这时候,就有人去城外的地主家里买粮食,但是,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因为,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啊。
这本来是一句笑话,却突然变成了现实。
因为地主为了防止粮食被强行征购,只留了自己吃的,其余的全部卖到了复州。复州的商人很讲诚信!
人活着,总是要吃饭的,这个时代还不像后世,可以有各种炒菜,米饭仍然是鄂州市民餐桌上最主要的饭食。如果真的要去吃菜,可能大多数人都会饿死。即使靠水吃水,能够吃得起鱼的毕竟都是老爷们。对于普通市民而言,他们就是要吃米。
甚至,街上的饭店都关门了,因为无米下锅啊,因为米都被周大人买走了啊。
没有米下锅的市民只好去求官府,但是,节度使刘大人和节度副使孙大人都去洞庭湖打仗了,只留下一个节度推官,面对眼前的局势他也是无能为力。
于是,鄂州城里的盗贼在一夜之间多了起来,甚至还有人偷到了节度衙门。
当然,节度衙门的米很显然不是那么好偷,贼人很快就被抓住了,并且被夹在衙门前的广场上示众,希望能够起到警示作用。
然而,杀鸡给猴看这种事情,有一半都是在猴子怕死的情况下才能够吓住猴子。但是这时候的鄂州市民,已经不是那只怕死的猴子了,而是随时面临着生死危机的猴子,这种吓唬对他们已经不起作用了。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那些被示众的“鸡”,不但没有吓住“猴子”,反而在暗示这那些还没有觉悟的“猴子”,有一个新的地方,等待你们去开发。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