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488章:大封诸将

第488章:大封诸将(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任行太白 明末之力挽狂澜 修龙破 星际枭宠:殿下,撩你上瘾 娇妻别太甜,花开一夏 万界公众号 重生之军工霸主 芦笙舞的传承 小花仙之星辰之光 都市之极品至尊

一听这话,在座的文武百官们立刻就瞪大了双眼,按照大司马的措置,至少产生了五个都督和三个州牧的位置,虽然将军政和民事分开了,可还都是威风八面的重要位置。比起袁绍等关东诸侯来,那是强上许多了,即便是地盘儿最小的幽州和冀州,也都拥有三州之地,放到楚汉争霸之时,也是响当当的诸侯了!跟着大司马干果真没错儿!

既然大司马是当着并州高官们的面宣布的,那就意味着这八个人要从并州老人里面选择,每个人都迅速地在脑海中过了一遍筛子,想一想哪些人能排得上号。并州的武将,自然以高顺、侯成为第一,文臣以贾诩、阎忠为第一,余下的成廉、魏越、宋宪、魏续也是最先跟随大司马的老人儿,至于黄忠、张辽、张郃等人资历还浅。

果然,吕布微微一笑,拿起了一张纸,念起了名字。“大司马为本朝武将之首,其下有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京军,秩中两千石。现在我宣布,任命高顺为卫将军,侯成为前将军,成廉为后将军,魏越为左将军,宋宪为右将军。”

这个名单一宣布,众人立刻都松了一口气,高顺向来是吕布军事上的副手,担任卫将军是众望所归,侯成、成廉、魏越、宋宪四人是吕布的老部下,身经数百战,他们的忠诚都是经过多次考验的。这五个人的职位可以说是名至实归,没有丝毫悬念的。

“任命贾诩、阎忠、田晏、夏育、臧旻、卜巳、彭脱、徐荣、段煨、魏续、徐晃、黄忠、张辽、张郃、臧霸为将军,任命吕安、吕灵骓为将军,吕征为中郎将。”贾诩原任军师将军,阎忠守度辽将军,田晏、夏育、臧旻都是老将,也都是杂号将军,如今不过是改了个名号罢了,将军还是将军,俸禄还是两千石,估计下一步要赏赐金帛予以安慰了。

卜巳、彭脱原来是黄巾将领,归降并州军之后,被封为典农中郎将,九年以来,兢兢业业,开垦了无数荒地。如今提了一级,从比两千石提到两千石,也算是对他们辛苦九年的奖励。魏续以前是杂号将军,第一个都督,此次没有封赏,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为什么?他第一个做了都督,竟然走到了高顺、侯成的前面,难道还不够吗?

徐荣、段煨两人,原来在西凉军中董太师的麾下担任中郎将一职,徐荣是董太师帐下的大将,段煨是前太尉、凉州三明之一、段颎段继明的族弟,出身显赫。将这两人提了一级,从比两千石升到两千石,为的是稳定段继明的旧部和下一步招降西凉军残部。

黄忠、张辽原来都是校尉,张郃资历差了一点儿,是个军侯,三人屡立战功,积功升到将军,众人也都是服气的。徐晃说降了徐荣的三万大军,做将军也勉强说得通。臧霸是新入伙儿的,看在他的泰山兵救了大司马的份儿上,也大家也都不好说什么了。

灵骓以前的名号是灵骓将军,已经做了有数年了,资历比张辽、张郃、黄忠等人还要老。此次没有晋升,按理说是有些委屈的。可是想到她马上就要生产了,还要有一年的休养期,确实不适合多加担子。吕安身为少主,又有了奇袭长安城的精彩战例,一个将军自然是妥妥儿的。吕征此战表现出色,他大兄做了将军,他做个中郎将也无可厚非。

“任命贾诩为大司马长史,高顺为大司马司马,任命鲁墨为将作大匠,阎忠为并州牧,侯成为司隶校尉,贾诩为凉州牧,曹雍为廷尉兼尚书令,张辽为执金吾,王隗为河南尹。”大司马幕府中最重要的两个职位就是长史和司马,长史是首席幕僚,司马主军,这两个位置由文臣第一的贾诩和武将第一的高顺担任,实属名至实归。

鲁墨是最先跟随吕布的巧匠,并州的工业和军事工业都是出自他和吕布之手,如今担任两千石的将作大匠,也是公允至极。阎忠以度辽将军守并州牧,已经有数次了,这次不过是去掉了守字,正式被任命为并州牧了,对他来说,这也是极大的信任。

文臣第二的阎忠做了州牧,文臣第一的贾诩自然也要做上一任州牧,才能符合官场惯例。只不过凉州还都在西凉叛军韩遂、马超的手中,可以预料的是,并州军西出长安,收服凉州之日已经不远了。至于任命侯成做司隶校尉,一开始大家还都有些大惑不解,可是一想到“子玉先生”当年的煊赫,众人也都释然了。以“子玉先生”的名头儿,定能镇得住司隶境内的世家大族。搞不定世家大族,就无法迅速安定形势。

在育阳侯曹节秉政时期,曹雍就是尚书侍郎,对尚书台的一切事务自然是了如指掌。如今以廷尉兼尚书令,更是一手掌控了司法大权和中枢大权,充分发挥了司闻曹的威力。这个任命是人地相宜,这两个衙门的主官,没有人比曹雍更适合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穿书后,炮灰的艰难生活 守陵娘子山食纪 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 强抢县令千金,我占山为王 1910:重回乱世做英豪 表妹薄情(双重生) 窈娘 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复山河 太公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