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最后的光明(四)(1/2)
1654年,秋,广东新会城。
几个月不间断的厮杀,将新会这座繁华之都,变成了最血腥惨烈的一片炼狱。
李定国亲率大军,以连天炮火,挖掘地道,伐木填濠……等无数战**番进攻,城内城外的尸体已堆成了一座座高山。
在大西军昼夜不停的猛攻下,守城清军不仅大量战死,连城内的物资也在急剧消耗。
恐惧充斥着每一个人的内心,清军已被死亡与饥饿逼成了魔鬼,他们纷纷将屠刀对准城内平民,杀掉之后煮食充饥。
更有不少妇女和孩子被抓来悬挂于城墙,当作抵御大西军炮火的盾牌,而这丧心病狂的一招,也屡次将李定国的进攻步伐打断。
为了坚守这座广东重镇,清军已是无所不用其极。
清廷大批援军从各地被调遣过来,尽管阵容上已对大西军形成包围之势,却丝毫不敢与李定国有正面交锋。
各路藩王只得驻扎于广州西南面,对这一切作壁上观。
一份份战报被送至清廷,满朝文武俱是心急如焚,虽然他们派遣了无数精兵猛将,可战况却总是不见好转。
他们急,李定国更急。因为真正决定这一战胜负的,并不是他,而是郑成功。
李定国与郑成功,分别是当今中华陆战与海战最强的顶尖名将,且都是拥立明室之人。
二人在建立联系之后,便制定了一东一西夹攻清军,会师于新会城下,最终收复广东全省的计划。
李定国满怀信心,三月入粤,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下多城。
得知郑成功还没有任何出兵的消息后,李定国一边向东推进,一边联络对方,可除了摸棱两可的回信之外,始终一无所获。
直到血腥的新会之战拉开序幕,郑成功仍旧不动如山。
新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要攻克此城,广东才算再无顾虑。
可李定国如今只是一支孤军,面对着久攻不克的城墙,以及不断增援的兵马,他只感到力不从心。
十月:,两军杀至精疲力尽,城墙濒临崩塌,任何第三方加入都将对战局产生决定性影响。
十一月:城内居民惨死殆尽
十二月,满汉精锐大军倾巢而出,李定国无力鏖战,撤回广西。
近十个月的广东大战,从开始到落幕,始终没有看到郑成功的一兵一卒。
振兴明朝最后的希望,随着李定国败退的身影,消失于新会上空的烟云之中。
直到此时,李定国方才醒觉,所谓的广东会师,所谓的振兴明朝,原来自始至终都只是他个人的一厢情愿而已。
无论孙可望还是郑成功,都早看清了时局,他们并非不想驱逐鞑虏,恢复汉人的江山,只是对这份念想,已不再抱有任何希望了。
而“联明抗清”也从最初热血而忠勇的实际行动,变成了一句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口号。
一路上,李定国感到最多的不是愤恨,不是悲哀,而是孤独,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
但他却必须强打起精神,因为前方还有一份关乎到南明存亡的重任,在等着他。
乱世就如一道深渊,让人心与道德不断往下坠落。
这时的孙可望,已彻底被权欲吞噬,他早已不满足于区区“国主”,而是将目光盯向了天子之位。
在屠杀了永历皇帝身边的一众大臣后,他的篡位计划已是昭然若揭。
没有了李定国的制衡,孙可望终于露出他那狰狞的獠牙,一个新的杀人魔王就此诞生。
为了拯救危在旦夕的朱由榔,李定国一路快马加鞭,由广西直奔贵州安龙。
趁孙可望还未及时反应,他已冲破重重阻碍,最终在刘文秀等人的内应之下,兵不血刃将朱由榔顺利救至云南。
大西军最后的和谐表象,随着永历帝的逃离彻底破灭。
来自皇帝与兄弟的双重背叛,使得孙可望怒不可遏。既然与李定国再也无法共存,那便只有让胜负来决定二人的去留了。
八月,孙可望率领全部军队,一鼓作气直下云南。论军事才能,他自知不是李定国的对手。
但他仍然势在必得,因为李定国身上的枷锁太重了,忠诚,义气,仁爱……
这些都是乱世之中的累赘,一个人负重前行的人,在这残酷的时代是走不远的。
两军列阵于云南交水,孙可望军二十万,而李定国军,只有四万。
战斗顺势而发,孙可望部署妥当,抢占先机,且占有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本想这一战可以毫无悬念。
可他仍旧大大低估了自己的对手,在战斗获得短暂优势之后,孙可望突然发现后路已经被抄,接着前军又被李定国排山倒海般的攻势瞬间击溃。
混乱中,只听见倒戈之声不绝于耳,自己这边的士兵与将领,竟纷纷向着李定国高呼投降。
十几万大军顷刻间就支离破碎。
孙可望兵败如山倒,在一支残兵的保护下匆匆逃往贵阳。
他曾对这一战的过程和结局都有过无数设想,却唯独没有想到自己会众叛亲离,人心尽失。
对于大西军而言,李定国仍旧是那个李定国,只是他孙可望,已经面目全非了。
而这一战仅仅只是孙可望身败名裂的开始。从云南逃往贵阳的路上,不仅各城大门紧闭,就连亲信大将,也将他拒之门外,
前方无处躲,后路追兵至,曾经不可一世的“国主”,如今竟成了一条走投无路的丧家之犬。
逐鹿中原已成黄粱一梦,万般无奈下,孙可望只得奔向了最后一个归宿。
1658年五月初二,北京城门外站满了各路亲王,郡王以及满汉高官,他们面色欢喜,几百号王公贵族都在恭迎一个重要的客人到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