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身世之谜(1/2)
“难道,难道,难道?”
这节度使喃喃自语起来,他怎么都不相信,这眼前的孟长老会使出这样的招式,他便问了一句。
“你师从何人?”
“怎么?你难道也怕了?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不是很奇妙。”
众人听闻孟长老这么说,都不解其意,只得看下去。
此言已经昭然若揭,说明节度使认识孟长老教授他武功的人。
“没可能,我亲眼见奇才和尚断了气,才离开了池清苑。”
众人不解其意,就听孟长老慢慢说来。
要说这池清苑,就不得不提这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书法。前情已经提到过王羲之书法的精妙,和无与伦比的书法。
那这《兰亭集序》是在什么环境下创作出来的呢?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酒兴一起写下28行,总共324个字的《兰亭集序》。尽管王羲之酒醒后想要重写,但怎么也写不出天马行空、游行自在的感觉。
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也正是因为《兰亭集序》的收放自如、浑然天成,据传唐太宗爱不释手,甚至据传将《兰亭集序》的真迹陪葬于昭陵。
《兰亭集序》之珍稀,可以从上头盖满帝王的落款窥见端倪,至今也成为两岸三地收藏家们追求的梦幻逸品。
在这《兰亭集序》进入昭陵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
王羲之对这幅作品十分珍惜,于是就当做传家之宝,代代相传,传到了他的第七代孙辈智永和尚(本名王法极)手中。智永和尚死后,就将《兰亭集序》传给了弟子辩才和尚。
辩才和尚得到《兰亭集序》后,小心翼翼的保管,并在卧室的屋梁上开凿了一个洞,将其藏了进去。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辩才和尚藏有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消息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李世民多次派人强索,可是辩才和尚却以不知下落为借口进行了推托。
李世民决定智取,便派能说会道的监察御史萧翼,假扮书生混进寺庙。一段时间的接触后,萧翼完全取得了心思单纯的辩才和尚的信任。
最后萧翼拿了几幅王羲之的作品与辩才讨论,骗出了辩才所藏的《兰亭集序》,献给了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
唐代史学家刘悚在其著作《隋唐嘉话》中,记载了上面《兰亭集序》的流传经过,李世民得到《兰亭集序》分外珍惜:贞观十年,乃拓十本以赐近臣。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
公元649年7月10日,唐太宗驾崩后,太子李治将《兰亭集序》当做李世民的陪葬品,一同葬于昭陵。
可是五代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觊觎昭陵的宝贝,他手握兵权,有恃无恐,便开始了疯狂的盗陵行动。(摘自闲庭斋阁的文章)
这些也不是关键的地方,而在于辩才和尚。其实他早就知道李世民十分想要这《兰亭集序》,李世民是一国之君,任凭他想尽办法,这《兰亭集序》也一定会落入他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