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机器布VS手工布(一)(1/2)
大明的总人口,尤其是中后期,在后世是个迷,因为后世没有明确的资料记载。有些人也许觉得奇怪,一个文明程度还要低于大明的满清都有详细的人口资料,大明为什么就没有呢?原因也比较简单,那就是满清入关,为了夺取大明江山,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导致汉人人口急剧下降,在掌握了大明疆域后,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毁去了大量资料,导致对明朝的人口只能通过一些零星的资料来推测。不过大多数专家的意见是汉人在大明时的总人口在一亿至一一五六千万左右。大明虽然城市居民占比不高,据后世统计,仅占了总人口的六到七个百分点。但即使是一亿人口,六个百分点也是600万人口,即使一半的人口购买工业生产的布匹,那也是300万人口的消费能力,可比葡萄牙的总人口还多。可算得上当世最庞大的市场了。
也许有人会说,大明经济落后,想必购买了也低下吧。
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虽然没有经济普查,后人没法知道详情,但可以从农业社会最重要的耕地推断一二。万历九年,张居正主持全国土地清丈,当年全国耕地数为701万余顷,而到万历中期,出现了有明一代全国耕地面积最大的数字1161万余顷。万历年间明代总人口估计在一亿人到一亿五千万人之间。而耕地面积相当的清嘉庆年间,全国耕地727万顷,人口达3亿3300万,光绪年间,耕地852万顷,人口4亿4300万,从明到清,水稻和小麦亩产量并没有大幅度提高,只是番薯开始大规模引进,而番薯的产量较麦稻等高,对土地要求也低,因此很多人称康乾盛世为番薯革命。同时清代的海禁、矿禁以及对商业的抑制也使得其商业较明代不会有大量的增长。综上可知,清代对比明代社会总财富有所增长,但是人口增加了好几倍,所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要差上几个档次。
这可从两个外国人的描述中看出明显的差距:
利玛窦在明朝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游览了福建福州,之后称赞福州“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在这个大国,……,人们食品丰富,讲究穿着,家里陈设华丽,尤其是,他们努力工作劳动。是大商人和买卖人,所有这些人,连同上述国土的肥沃,使它可以正当地被称做全世界最富饶的国家”
而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93年)马格尔尼访华时,他写道“遍地都是惊人的贫穷”,“像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这就是康乾盛世末期的情景。
所以最鲜明的对比是,大明是民间有钱而朝廷困顿;我大清是朝廷有钱而民间穷困。
机器纺织工业的发展,必然会摧毁小农经济的家庭作坊式的手工纺织业,让普通百姓的生活陷入更加窘迫的困境。李岩虽然曾经是后世的升斗小民,对这样的事情也是于心不忍,但李岩深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作坊是历史的必然,与其成为别人的经济殖民地被迫的参与近代生产体系,不如自己主动迈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