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秋高马肥(1/2)
宝庆二年,秋。
秋风吹拂了整个华夏大地。
雨季逐渐过去,潮湿和炎热也悄然消失。
整整半年都没有爆发的战事,华夏儿女们似乎开始逐渐遗忘硝烟的味道了。
可惜,平静的岁月注定不会长久。
野心家们不会放弃自己的野望,将军们渴望喋血沙场。
一切的一切都成战争机器的驱动力。
九月,秋分时节,草原的儿郎,中原的士子,都做好了拿起刀枪的准备。
赵与芮下令,由赵葵出任山东东路制置使一职,山东东路地区军队高达八万余人。
赵与芮给赵葵的命令是:“无论蒙军的进攻多么凶猛,半个月内不准后退一步,一个月内不准撤退到密州,抵抗一个月以上可以有序的撤退。”
“撤退的底线是海州,司马英在那里屯兵三万接应。”
虽然朝廷人都知道,完全防御住山东东路的希望不大,但是赵与芮等主战派认为,可以退,但不能战败了退。
赵与芮认为,战败再失地必然会导致国威沦丧,士气蹉跎将士们和百姓们心生恐惧,一旦百姓对朝廷不信任了,那么朝廷就该垮了。
战败丢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大的是对精神上的重创,会让宋人从此畏惧蒙古的铁骑。
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心里态势,只能不断地获胜。
可以退,但不是战败而退,必须是战略撤退,要打赢了,打的敌人疼了,扬我国威之后才能后退。
后退的话,除了坚决留守的百姓之外,一律内迁,财帛粮草一律带走,坚壁清野,不给蒙军留下一颗粮食。
在赵与芮强硬的对外方针影响下,山东东路群起响应,自发的组织军队,大宋只负责甲胄兵器和一部分基层指战员,短短数月便集结了这山东东路的八万大军。
赵与芮觉得,哪怕守不住胶东半岛,海州不能放弃。
淮河以北坚持守点不守线的方针,将的城池守住即可。
海州面临黄海,大宋的淮河水军当中有着超过六百艘的巨型作战车船,完全可以沿着黄海抵达海州。
因此无需担心后勤补给的问题。
宋军必须要在淮河以北楔一颗钉子,一颗怎么拔都拔不掉的钉子。
……
在宋军动员的同时,金军也开始了战前动员。
完颜陈和尚、完颜合达、赤盏合喜等人也都来到了关河防线。
现在他们的麾下全是真正的金军精锐。
完颜陈和尚屯驻在郴州地区,完颜合达亲自坐镇潼关,赤盏合喜坐镇黄河。
三将全数超过二十万金军,分布在关河防线之上。
实际上唯一的突破口便是由原本的西夏境内进攻郴州,然后来到渭水河畔,冲西安和蓝田地区,而此时的郴州则是移剌蒲阿和完颜陈和尚奉命镇守。
完颜守绪对金军寄予了厚望,他此时此刻只能相信金军的战斗力了。
……
与此同时,蒙军也开始布置军队准备进攻了。
秋天到了,春天的几个部族的出击收获的东西简直是毛毛雨,根本不够分的。
这一次各个部族的统领都来了,他们都想要加入对南线的作战当中。
但凡事要有方略,谁去打金人,谁去打宋人也要分配好。
虽然决定了先进攻胶东半岛,但未必就是先和宋人开战,可以先和金人打一个战略佯动,吸引宋人的视线,声东击西,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拖雷决定,集结部分军队,率先进攻郴州地区,一来敲打一下金人,二来准备对宋人的突袭。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