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定策(1/2)
江风悠悠,耀日当空。
水上生活不易,一艘白底船塞了几十人加上上百袋的沉重粮食,吃水很深。所以即使是韩良的休息舱都也堪堪是一桌一床罢了,比起睡船底通铺的士兵,已经算是豪华待遇。
韩良和手下两个百户还有水师的百户,正挤在狭小的舱中对着地图研究。
从上平关到绥德州城有两条常见的路,第一条是水路,由上平关码头向南,然后顺着无定河逆流向西北,可以直达绥德州城。第二条是陆路,由上平关码头向北,从吴堡登陆沿官道经义和镇到绥德州城。
“官道肯定不行,准格尔游骑四出,官道更是巡逻的重点,运粮队移动速度缓慢,一旦被发现在官道上几乎没有逃脱的可能。”水师百户分析道:“水路的话,准格尔部围城甚紧,水路倒是容易抵达绥德附近,但是很难送进城。”
“本官自有方法”韩良神秘一笑。
“大人有何良策?”
“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本官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韩良仔细地观察了地图之后下了决断,道:“再往南走一段,拐进无定河之后我们从白草寨上岸,准备好之后沿河前进,黄河水师的弟兄等我们出发一个时辰后直接把船往绥德州开,明天黄昏之前就能进城。”
绥德州,白草寨。
冬日萧索的气息已经降临了这片不大的寨子,白草寨,顾名思义,有很多白草。
可这里的人民还第一次见到有官军帮忙拔草的,一个个都来看热闹。
船已经停在了河边,韩良手下的兵正在奋力地拔草扎草人,小半个时辰就扎好了百十个草人,韩良对着水师百户如此这般的吩咐了一番。
水师百户有些为难地问道:“大人,这草船借箭计策是不错,可蒙古人也不傻啊,哪怕到了黄昏,无定河又不是极其宽阔的河面,还是能看出来这都是假人啊。”
水师百户有些腹谤,这同知大人怕是三国演义看多了,不知道纸上谈兵害死人。
韩良仰头,看着头顶白茫茫却没有丝毫热度的太阳,淡然道:“本官昨日夜观星象,今日黄昏天气定然有变,你不用担心。”
“这?”
看着神神叨叨又一脸自信的韩良,水师百户为难了,命令不听肯定是不行的,可这位大人的计策听着又实在是不靠谱。
转念一想,想到之前在上平关这位同知大人空手入白刃的事迹,好像这位会异术的大人也不是那么不靠谱了,万一今日真的天气有变呢。
驱散了百姓,把粮食装上独轮车,在水师百户目瞪口呆的观看下,这支二百人的运输队摇身一变,变成了蒙古人运粮大队。
原来韩良在从府谷出发之前,把从术彻台部下尸体上扒下来的衣服挑了二百件比较完整的,五十件蒙古人的,一百五十件汉军的。
这次韩良带的二百人,其中也有包蒙恩城防营里的五十个蒙古人,穿上草原服饰,妥妥的准格尔同胞,剩下的穿的都是汉军的衣服。
别小瞧了这一点,内地的蒙古人和汉人,跟草原上的蒙古人和汉人在衣着上的区别是相当之大的,一眼就能瞧出来。
而现在,这支运粮队就变成了蒙古人和板升汉军的混合队伍了,即使遇到小股的准格尔游骑,被查问时上前搭话也不至于露馅。
一路上有惊无险,可越往绥德州城去,巡逻的蒙古游骑就越多,韩良甚至能远远望见蒙古人的连营,一座座蒙古包在地平线尽头。
“站住,干什么的?”
一支准格尔部十人斥候队从前头停下,上来盘问。
这些斥候都是一人双骑,马儿低头慢悠悠地吐着鼻息。
一个城防营的蒙古军官上前用蒙语答道:“兄弟,我们是往大营运粮的。”
“大营?你是哪个部落的?”
“我们是阿巴哈瓦剌部的。”
“哦,原来是这样,那你们继续前行吧。”
韩良没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但看着这些斥候紧绷的身体和攥紧了马鞭的手觉得有些不对,当城防营的军官冲他微不可查的点头时,韩良果断地下令:“杀!”
推着独轮车的士兵拔出刀把这些准格尔斥候乱刀砍死,没给他们起速逃走的机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