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填河(1/2)
板升汉军填平了马家沟之后,蒙古人的大队依旧没有过河,反而在马家沟后面卸下辎重安营扎寨,而两千汉军在军官的驱使下蜂拥过河,这些汉军骑的都是矮脚马,一人双马带了不少东西。这些汉军算不得骑兵,只能算是骑马步兵,真正打起仗来还是要下马作战。
板升汉军的装备不好,连皮甲都少得可怜,大部分是无甲兵,他们四散开来,因为前几日的坚壁清野,有的只能去远一点的地方砍树,有的则是打开马上背的麻袋开始就地挖土。
“术彻台看来一点都不急,他来的时候没准备简易的攻城器械,打算临时打造。”
“是啊,简易的没准备,可投石机,已经开始组装了。”
韩良单筒望远镜里看到的景象让他倒吸了一口冷气,树立起来高大的底座、滚轴、抛竿,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攻城器械,在板升汉军缓慢的组装下,已经渐渐出现了轮廓。
包蒙恩心有余悸,道:“还好不是回回炮,如果是回回炮,这城怕是不用守了。”
见韩良有些疑惑,他解释说:“回回炮,又叫襄阳炮,史载‘石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抚吕文焕惧,以城降’,那玩意已经很多年没人用了,我听族里的老人说,上一次回回炮大规模出现还是在前明帖木儿大汗东征的时候。准格尔人没什么好的工匠,只能造出来这种小型投石机。”
韩良一听就明白了,就是配重式投石机,还好面对的不是这种攻城怪兽,想想都可怕,几百斤的石头高速飞过来,怕是城门楼都直接能砸个稀巴烂。
眼前的投石机还是用人力拉绳索的投石机,只能投一些相对较轻的石块,还好准格尔人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这种小型投石机的缺点是摧城威力不够、精度差,优点是便携、易于组装、对人员毁伤效果较好。
板升汉军在有条不紊地挖土填麻袋,一个个麻袋填好了之后堆在地上等待砍树的同伴回来,府谷守军对此有心无力,几个蒙古百夫长带的骑兵队一直在附近逡巡,出城破坏显然是不现实的,现在也只能静等。
府古城里没有投石机,只在城上有几门老旧的红衣大炮,炮位都是固定的。想到这里,韩良吩咐道:“把城里的木匠都召集起来,咱们也造一些投石机用,配重投石机造不出来,蒙古人这种轻型投石机应该不难,反正投石机最大的损耗无非是石头木料,城里都有。”
“大人高见,小的这就去。”身边的小吏飞快的跑了下去,在这城墙上待着都要吓尿裤子了。
板升汉军造的很慢,可再慢,也有个尽头,两个时辰以后,伐木做出来的三十几架云梯和数不清的巨盾在板升汉军的努力下已经造好了。受限于工程技术水平,这已经是蒙古人的建造极限了,毕竟早已不是统治世界时代的蒙古人,没有了先进工匠的帮助,准格尔部甚至连正经的基座式云梯都造不出来,跟别提冲车、巢车、飞桥之类的了。
一千五百板升汉军如同蚂蚁一般密密麻麻地缓慢移动了起来,他们以五人为一组,两人持巨盾护住周身,剩下三人或扛或驮着填满了土的麻袋,城上城下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大人,板升汉军要填护城河了。”
韩良皱紧了眉头,护城河决不能让他们轻易填平,活水难堵,填府谷的护城河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宽三丈,深一丈的护城河,足以成为准格尔人前行的天堑。
蒙古人很狡猾,几个百夫长带的蒙古骑兵只在后边游弋督战,绝不靠近护城河。
城上射箭有高度优势,况且步弓比骑弓更长,射的也更远,因此蒙古人连一贯的试箭射住阵脚都没用,直接驱使板升汉军去当炮灰。
“大人,放箭吗?”
“再等等。”
兵法有云半渡而击,现在还没完全进入守军弓箭的射程,床弩倒是能够到,但没必要。等板升汉军开始填护城河,才是最佳时机。
板升汉军的前锋已经抵达了护城河,见守军还没放箭,开始小心翼翼地搬着麻袋往护城河里扔。这个过程无可避免的缺乏了盾牌的正面防护,因为前面就是护城河,想填河就必须露出身子往里扔沉重的麻袋。
韩良的右手猛地往下一挥。
“放箭!”身边的传令兵大吼。
府谷西城墙上弓兵极多,靠着边塞,会两手弓箭的人多得是,更何况守城是抛射,不需要直接瞄准,往天上射凑概率就是了。
六百弓箭手挽弓蓄力,瞄准四十五度的天空,等韩良一声令下,步弓的箭雨一瞬间遮蔽了天幕,弓箭飞到抛物线的最高点,紧接着坠落,六百多只箭在填河的板升汉军头上如同一场倾盆大雨一般。
雨,打在身上最多是有些冷,可箭雨,是要命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