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城防(1/2)
城西有座关帝庙,庙很大,便是如今时日香火依旧不少。
韩良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地上了三炷香,有赖关圣帝君保佑,本官大难不死,自当有后福。
庙祝蜷着手伺候在一旁,这是贵客,县太爷可不知道多少年没来拜这座小庙了。
要知道,关圣帝君虽为武圣,可文官老爷大多拜的是至圣先师,偶有几个也多是应景,不见得有多诚心。眼前的这位县太爷年纪轻轻,却虔诚的很。
“焦师爷,给庙里贡点香油钱。”
韩良起身,笑呵呵地吩咐。
庙祝见县太爷高兴,也是笑的合不拢嘴,太爷赏的香油钱,甭说多少,这也是天大的恩赐。
庙祝是个机灵人,吉利话随口就来:“太爷仁慈,关圣帝君必佑您多子多福。”
这年头,二十多岁的青年,得益于婚配早的习惯,有不少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庙祝见陪在韩良身边的方寒衣虽然气质冷清,但容颜甚是俏丽,想来是太爷内眷,故此奉承。
便是猜的错了,也没得打紧,吉祥话谁不愿意听呢?
“关圣帝君还管送子啊?”韩良笑着问道,这他倒是还真不知道。
“太爷有所不知,您看关圣神像右手边。”
韩良抬头一看,红脸长髯的关公,右手边正是有个小小的桑弓木箭,他有些诧异:“这是做何?要说兵器,这也着实有些小了。”
庙祝解释道:“这是弧矢,为生男之兆。凡生了男子,在户外挂桑木弧矢,可保男孩平安。”
“原来如此。”
今日听闻太爷来上香,庙里早就屏退了其他香客,并无他人。
韩良慢慢踱步逛着,也无人打扰。
关圣庙中神道碑和神牌俱全,神道碑上书“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长长的封号也是关圣逐渐神化的见证。关圣在清朝可谓是最受欢迎的神仙之一,有多受欢迎呢,“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塞垣,凡儿童妇女,未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盛极”。
他是武财神,商人拜他,他是武圣,绿林好汉会党同乡拜他。最为神奇的是,连蒙古人也拜他,说来也好笑,若是真有朝一日蒙古人破城,其他的庙怕是都要被一把火烧了,独独这关帝庙,决计是不敢动一分一毫的。
早先满洲野猪皮入关之前,兵书全靠一本《三国演义》,皇太极特别喜爱这本书,不仅自己读,而且还让手下的所有高级将领一起读,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这本书被翻译成了满语和蒙语后,清廷还做了文化输出,给蒙古兄弟也推荐读一读,有笔记记载“羁糜蒙古,实利用三国一书”,清世祖未入关前先征服蒙古诸部,与蒙古诸汗约为兄弟,引桃园结义事为例,满洲自认为刘备,以蒙古为关羽。
如今准格尔虽然反叛大清自立多年,但说到底,这关圣还是在大草原上深入人心。
神殿前一副楹联“兄玄德,弟翼德,水擒庞德。生蒲州,会涿州,坐镇荆州。”上书四个大字“威震华夏”。
韩良伫立,望着这幅楹联出神。
“狗官,想什么呢?”
连日秋雨过后,天气骤冷,北地眼看就要入冬,方寒衣披了件苏青的披风,没有往日那么干练,多了些柔和,可惜嘴上还是不饶人。
“圣女就呆在这府谷县城不走了?”
“师父没有新的指令,又无事可做,还能去哪?陕甘如今回回遍地,往哪走还不如呆在这。”
“也是”
韩良沉默了半晌,没问方寒衣从救出的宗师口中到底知道了什么,问了,就没意思了。
而如今流民有衣有粮,看过了方才放心来庙里上香。想来这些日子虽然每日衣食无忧,可精神压力却大得很。说来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府谷县城随意逛逛,自由的气息真是令人愉悦啊。
“阿嚏!”
晚秋的气息也很令人愉悦,一场秋雨一场寒,今年没下的雨这几天都下完了,城内纵使有排水道,积水也没过了砖沿。
“狗官,身体刚恢复就这么嘚瑟,想风寒一场去见阎王?”
方寒衣解下自己的披风披在韩良身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