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则徐(1/2)
了解这些天下大势,无助于改变韩良的现状,事实上,他生活的区域,是大清陕西省,榆林府,府谷县的县衙,如果从地图上来看,对比整个清廷、三藩、南明乃至世界,只是一个微小的不能再微小的芝麻大地方,在这个地方,人民饱受饥饿和战乱的困扰,求一餐温饱而不可得。
作为府谷县县令的韩良,没有能力改变辖地人民的命运,甚至他都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他被架空、被软禁在这个小小县衙的方寸之地,每日靠读书耍刀消磨时间,出奇的是,在这个折磨心智的地方,韩良没有慌乱,没有屈服,他坚定的按照自己的心意管理着这个小小的地方,管理着自己。随遇而安,却不随波逐流。
不知不觉,又过了十多日,在这些难熬的日子里,韩良的学问、修养有了些许增长,他认识到,儒家经典,不仅仅是用来应试的,抛开用于教化百姓之类的内容,儒家经典让他对如何修身养性有了深入的认识,现在的韩良经常反省自己,做事愈发谨慎的同时,内心变得更加洒脱,不因环境而困扰。
韩良也有很多不解,学问不是闭门造车,有些东西,在前辈眼中轻而易举,而对探索中的后进者来说,只能苦苦摸索。四书集注中的梦境再没有出现过,而在不断地读书中,“诚心正意,克己复礼”,“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正是这些道理,给了韩良坚持下去的动力。
“哐!”
韩良身着短衫,一把青龙偃月刀杵在地上。
“不错”
张志潮眼中异彩闪过,韩良的进步是他没想到的,在他看来,不适合习武的文弱书生,竟然能短短二十天内把一套刀法练得有模有样,很不容易。
韩良接过毛巾,抹了把脸,面向张志潮,低声道:“今晚,请圣女过来一趟,有要事相商。”
“好。”
张家势大,绝非一句空言,在这个府谷县城里,张家作为土皇帝一般的存在,到处都有张家的耳目,想要联络内外,从而掀翻张家这个庞然大物,必须要谨慎行事。
张府。
张志潮大步走进书房,张定文靠在太师椅上喝茶。
“志潮来了啊,坐。”
张定文笑呵呵的招呼张志潮坐下,闲聊了半响才开口道:“志潮,这些日子那姓韩的小子可有异动啊?”
“没有什么,每天在屋里看看书,闷了便跟属下耍耍刀法。”
“哈哈,那倒是乖巧得很,也是了,我之前听管家说,此人在山寨被吓得面无血色,想来是个懦弱的乡下人,读过几本书罢了。见了我也是很听话,不像能有什么作为的人。”
张志潮想了想,又汇报道:“前些日子跟戏班子的刀马旦有过一晚,看着似乎很中意哪个女人。”
张定文捋了捋长须,道:“年轻人嘛,血气方刚,给他找点事做倒好,既然他喜欢,你就陪他每天耍刀弄枪。他想要女人,就给他女人,让他沉溺,消磨心智自然是最好的,反正也过不了多少日子了。”
张志潮试探地问道:“家主,您是指?”
张定文哈哈大笑,神秘地说道:“天机不可泄露。”
“对了,石岗寨的焦季,那个老头子跟姓韩的小子有什么接触吗?”
张志潮答道:“没有,焦面虎每日早出晚归,有时夜不归宿,很少在县衙中露面,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呵呵,无能之辈,鼠目寸光,忙着给山上折腾粮食呢。你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我知道。他借着县令钱粮师爷的名头,现在跟粮店和粮仓上下打点,想着贪墨出一笔粮食。看来石岗寨真是很缺粮啊,上次办的事,交易给他们的粮食撑不了多久了,过些日子,石虎还会来求我的。”
张志潮有些诧异,道:“上次去石岗寨,没见他们很缺粮啊。”
张定文抿了口茶水说:“我且问你,上次你去石岗,石虎是不是招待了你几顿饭菜,出现在你面前的山贼也还算精壮。”
“是”
“这便是了,打肿脸充胖子。也罢,等他们饿的没力气了,这些大好头颅都是军功啊,朝上边换点粮饷兵甲,想来二弟会喜欢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