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1/2)
小龙女继续说道关于出征的主要区域,主要有山东和淮水流域两种说法。(另有陕西渭水流域说,但可信度相对较低[51])
山东说以李学勤为代表。他结合青铜器铭文,考证出征路线为兖州—新泰—青州—潍坊;[52]此外,他认为这次出征是在夷方侵犯商的迹象显现后着手发动的,[49]亦即带有防御性。另有学者结合鲁北出土的盔形器等考古资料,提出帝辛的行动目的是控制该地包括海盐在内的丰富资源。[53]也有学者指出,此类军事活动与将东夷纳入商王朝文化圈、满足帝辛的征服欲有关。[50]
郭沫若、陈梦家、陈秉新等人则认为,本次征讨的夷方应在淮水流域(今安徽一带)而非山东;董作宾曾认为伐夷方所至之地可考的都在山东,但后来也将征夷方的终点排在淮水之南。《商代史》综合考古资料,也持这种观点。[12]关于其目的,有观点认为除帝辛满足自己欲望的需要外,也与获取南方铜矿资源以及纳贡与俘虏有关。[54]
征讨战果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认为,帝辛承继了帝乙的战功,最终平定了夷方(据叔向语[47]),并获得大批俘虏(据苌弘所引《大誓》[55]),这些战争虽有其掠夺性的一面,但对先进的中原文化向淮河、长江流域的传播(郭主张帝辛所征夷方位于南方淮水流域一带)以及奠定中国统一的规模,都起了一定作用。同时,《中国史稿》也承认这些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4]
总体看,帝乙、帝辛时期战争频仍,商虽大多取得了胜利,达到了预期目的,但给社会经济发展和黄河流域人民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12]也透支了殷商的国力,并造成国内空虚,给武王征商留下可乘之隙,[50]埋下了商王朝灭亡的种子。[12]
人物评价
祖伊:1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用自绝。2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56]
帝辛在班固《汉书·古今人表第八》中名列“下下”等(元大徳本)
父师:天毒降灾荒殷邦,方兴沈酗于酒,乃罔畏畏,咈其耇长旧有位人。[57]
箕子: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58]
姬发:1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59]2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60]
姬旦:在今后嗣王,酣,身厥命,罔显于民祗,保越怨不易。诞惟厥纵,淫泆于非彝,用燕丧威仪,民罔不衋伤心。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国灭,无罹。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闻在上。[61]
祭公谋父: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62]
栾书:纣之百克,而卒无后。[63]
《墨子》:昔者殷王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上诟天侮鬼,下殃傲天下之万民,播弃黎老,贼诛孩子,楚毒无罪,刳剔孕妇,庶旧鳏寡,号啕无告也。[64]
子贡: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65]
孟子:1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66]2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67]
司马迁:1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於妇人。[68]2夏桀、殷受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百战克胜,诸侯慑服,权非轻也。······及其威尽势极,闾巷之人为敌国,咎生穷武之不知足,甘得之心不息也。[69]3帝辛湛湎,诸侯不享。
夏侯湛:纣乱太熟烂矣,武王乃往伐之。(《新论》)[71]
司马贞:帝辛淫乱,拒谏贼贤。(《史记索隐》)[68]
朱熹:民苦虐政之甚,异于纣之犹有善政。[72]
毛泽东:1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73][74][75](又见《毛泽东文集》,文字略异[76])2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74]
郭沫若:1偶来洹水忆帝辛,统一神州肇此人。[77](《访安阳殷墟》,初版见[78])2东夷渐居淮岱土,殷辛克之祸始除。百克无后非战罪,前途倒戈乃众俘。······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须。(《观圆形殉葬坑》)[79]3中华民族之能向南发展,是纣王的功劳。[80]4他对东南的经营,使以后中原文化逐渐发展到了东南。我国现在江苏西北部和长江流域的最初开发,帝辛是有过功绩的。但是帝辛也是一个暴**侈的国王······在这种情况下,奴隶、平民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商朝与所属各方国的矛盾达到空前尖锐的程度。[24]
轶事典故
酒池肉林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通夜饮酒作乐。后世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荒淫无度,也形容酒肉极多、筵席奢华,[81][82]例如《汉书》在记载汉武帝款待西域使者的丰厚时,也使用了“酒池肉林”一词。[83]
炮烙之刑
《荀子·议兵》称,帝辛曾设“炮烙刑”。[85]《吕氏春秋·季秋纪》[86]和《淮南子》[87]也都有关于帝辛时曾存在炮烙之刑以及姬昌请求将之废除的说法。《史记·殷本纪》则记载帝辛设置了叫做炮格的酷刑,后在姬昌的建议下将该刑废除。[88]
《封神演义》书前版画《商王无道造炮烙》
对于这种刑罚的具体方式,后世有不同观点。一说是在架立的铜柱上涂抹膏状物,下面烧旺炭火,强制人在铜柱上行走,脚烫滑,人即跌入炭火烧死;或强制人抱着烧红的铜柱,活活烙死。[89]《列女传》即持这种观点,并称这是商纣王取悦于妲己的方法。[90]而邹诞生《史记集注》则认为该刑罚是在铜制网格之下放置炭火,让犯人在网格上行走。[91]
《韩非子·喻老》也提到帝辛“设炮烙”[92],但据俞樾的观点,[93]此“炮烙”系指烤肉用的铜格,并非刑罚。[94]
七窍之心
《史记·殷本纪》记载,帝辛怒于比干的劝谏,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于是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看。[22]
比干遭剖心
《列女传》称,比干是因帝辛宠幸妲己而进谏的,却被帝辛认为是口出妖言。妲己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于是将比干剖胸挖心。[95]
《封神演义》对史书记载进行了进一步的演绎,在第二十六回《妲己设计害比干》中叙述了妲己与胡喜媚联手,以索取玲珑七窍之心(七窍玲珑心)为名,逼比干剖开自己的胸膛的故事。[96]
牝鸡司晨
姬发讨伐帝辛之前,曾历数帝辛的罪过,其中说到:“古人有话说:‘母鸡没有早晨打鸣的;如果母鸡在早晨打鸣,这个人家就会衰落。’”[97]“母鸡在早晨打鸣”,比喻的是帝辛听信妇人之言、让妇人当家做主,这后来形成了一个成语,即牝鸡司晨。
此外,与帝辛相关的成语典故,还有暴殄天物(《尚书·牧誓》[60])、离心离德(《尚书·大誓》,转引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55])、靡靡之音(《韩非子·十过》[98])、倒戈相向(“反戈一击”,《史记·周本纪》[59]、《伪古文尚书·武成》[99])、沉湎酒色、恶贯满盈、奇技淫巧(分见于《伪古文尚书·泰誓》上中下三篇[100])等。
亲属成员
父亲:帝乙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