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阴历阳历 仍需互补(1/2)
第073章阴历阳历仍需互补
午餐的时候,船刚好航行经南澳岛,我邀黄芳度、杨雄两位男生及传令官拿着便当到甲板纪录数据,请黄芳兰带领黄芳菊、吴仪、吴芊、周令慈、郑绵、杨欣七位女生留在船舱避日,中午海上阳光对女生而言实在太强了。
船经过了南澳岛,两边又是浩瀚无垠的大海,午餐后我又进入船舱,请传令官将事先画好的地球、太阳、及月亮的位置关系图放在桌上。
我说接着我们来说明「月亮的阴晴圆缺」,我指着月亮,说道:「月亮总是绕着地球转,地球也总是绕着太阳转,三者互相不离不弃,所以不管你在山南山北,或是你在北京、铜山,你所看到的月亮,都是同一个。」
「所以东坡先生所作的一首诗《水调歌头》里说千里共婵娟,是完全正确的,其道理在此。」
我接着说,我们今天先说月亮,月亮每月绕着地球转一圈,当它与地球、太阳排成一直线时,月亮面对太阳而背对地球时,因为阳光都被月亮遮住,我们只能看其黑暗的背面,因为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只是反射一部分的太阳光。
因此它的背光面事甚么也看不到的,这时叫做「月阴」又叫「朔月」或叫「新月」,也是每月的初一日。
当月亮与地球、太阳排成一直线,而月亮同时面对太阳和地球时,因为阳光照在月亮上,我们就能看到皎洁的月亮,叫做「月晴」又叫「望」或叫「满月」,也是每月的十五日。
当月亮往上转,我们可以看到一部份的月亮,叫做上弦月,细分上弦月月相的变化依序是朔、新月、眉月、上弦月、盈凸月、和满月。
当月亮往下转,我们也可以看到一部份的月亮,叫做下弦月,细分下弦月月相的变化依序是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晦和朔月。
上弦月是指农历每月上旬的弦月;下弦月是指农历每月下旬的弦月。值得注意的是,从中文的语源上来说,也是吻合的。
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下一个朔,或从望到下一个望的时间,叫做「朔望月」。
观测结果表明,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天又六个半时辰左右。比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为一年365天,而每年12个朔望月,比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365天还少了大约11天。
这少的天数累积的结果,通常每隔二到三年就需要另外插入一个闰月才能补足,使得太阳历和太阴历可以互相同步。
所以东坡先生说「明月几时有」,又说「月有阴晴圆缺」,也都是完全正确的,其道理在此。
我今天说的,比黄芳兰纪录的补充教材又多了一些资料,我请大家先消化消化,因为船到了汕头附近的广澳湾,我要出去纪录一些数据,等我回来再继续讨论。
等我记录完数据回到船舱,这次换吴芊首先发问:「她指着事先画好的地球、太阳、及月亮的位置关系图说,这三个物体为何总是你绕着我转,我绕着它转,三者互相不离不弃,千百年来都不变吗?」
我说道:「这涉及另外一个学问『万有引力』,我们等一下会说明,先请大家对于『月亮的阴晴圆缺』先提出问题。」
这次换黄芳兰发问:「既然朔望月平均长度约为29天又六个半时辰左右。比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为一年约365天,而每年12个朔望月比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还少了大约11天。
所以每隔二到三年便须插入一个闰月才能补足,使得太阳历和太阴历可以互相同步。为何不选一种历法来用,以省却人为调整才能同步的困扰。」
我说道:「黄芳兰这个问题可真大呀,事实上也困扰了天文学家两千多年了,到现在也没有解决办法。
可能千百年后,仍要两者混用,互相调整同步运行下去。其原因我来说明一下,其道理有些深奥,权当课外补充数据,要作笔记的人无妨,不记亦可。」
远在春秋时代,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在黄河流域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在天文与历法上的重要位置。
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段落的一种表达方式,根据的是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弧度等分为24份,也就是一个圆周360度,每15度为一个节气,也刚好就是一个月有两个节气。与太阴历比较,节气在太阳历来说,是相对固定的。
节气的分类是为了方便老百姓农耕生活所使用的。
古人在长期的采集或渔猎以至于进步到畜牧、农耕的生活,发现太阳东升西落、月亮的圆缺、气候的寒暑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若是善加利用这些天文历法的知识,对于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这些历书是供识字有文化的人看的,一般广大的农民大都不识字,所以就将这些天候变化的知识变成口诀、谚语,方便大家可以口耳相传。
让偏乡的农人也知道什么时候种什么?什么时候要注意什么事?
所以根据二十四节气衍生了许许多多的谚语,这些谚语简单顺口,很方便流传和记忆,传统上一直是农民代代相传的知识宝库。
不过,二十四节气,主要是反映了黄河流域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对于其他地区,有些现象适合,但有些节气就不一定合用了。
不过这种现象我们老祖宗也发现了,所以不同地区流行的谚语是常有不同的,比如以种棉花为例,棉花要在天气刚脱离寒冷时才能种,所以华中的谚语是「清明前、好种棉」;华北是「谷雨种棉、正当时」。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