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两种锅子(1/2)
沈一楠准备用奶制作四种饭后点心,奶片、奶条、酸奶干和酸奶疙瘩。
有两位厨子要过来帮忙,沈一楠知道他们打着什么主意,不过她心里面并不在意,甚至在做的时候还会和他们讲解一两句需要注意的地方。
当然了,因此也更是收获了这些厨子的好感。
谁有个什么不是藏着掖着呢?虽然他们已经是没根儿的太监了,以后也不可能有子孙后代去传承下去。
可太监也是有义子和阶级的,有一身本事,总也比什么也不会的要混的好些,更别提有些机缘的能够出宫生活。
虽然因为这些原因,会让人从心底里看不起,可这事儿也并非是不能瞒住的,到时候领养一个小孩子,将一身手艺传下去,让其为自己养老送终,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这会儿又得了沈一楠的指点,又岂能够不心怀感激的。
既然他们都愿意学,沈一楠也不藏着掖着,将自己所会的尽数交给他们,等到他们做出来的味道差不多了之后,沈一楠便收了手,由着他们去做。
既然能够做的多,那除了皇上等人的桌子上可以上一些奶制品的糕点之外,其他人的桌子上也可以呈上一碟子尝尝味道。
而沈一楠则去挑选合适的羊和牛,她准备做一个烤全羊,一个羊排,一个羊肉锅子,还有酱牛肉,牛板筋,以及牛肉锅子。
因为麻烦的程度,沈一楠自然招待不了所有人,所以烤全羊和羊排,只能紧着身份贵重的人上,至于羊肉锅子和牛肉锅子,倒是都能够吃上。
不过鞑靼那边儿,对于锅子应该并不稀奇,但想来应该与她这个并不相同,毕竟好歹也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得出来的都是浓缩和精华。
在古代,火锅又被称为“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
在西汉时期即有火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而到了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
沈一楠来了这么久,并没有见到这里的人食用火锅的,可见这里与她前世并不一样,当然了,南傲国并未出现过火锅,这并不代表鞑靼人就没有类似的吃法儿。
随意对于这两种锅子,沈一楠同样是用尽了心思,要将之做好的,牛肉和羊肉的锅子,可以做成一个鸳鸯锅,至于有些人口味偏清淡,有些人口味偏酸辣,可以自己沾着酱料,倒也算是合适。
“我让准备的那种锅怎么样了?还有配套用的桌子。”沈一楠早在有了主意之后就说过这个问题。
太极殿内设置的每张桌子自然是有数的,且宫里的东西,就没有粗糙滥制的,那都是好东西,你说能够凭白地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儿在中间挖个洞?
那要是不用了,得多丑家伙。
所以这事儿还是得萧凌沧颌首,毕竟数量比较多,又不是只有几张。好在这冬季每年也都是要过的,而冬季里,吃火锅则是最配的,最合适的选择。
将一切都安排下去,让人处理的羊也已经收拾好了,沈一楠准备两千五百克的鸡蛋,二十五克的姜黄,一百五十克的精白面粉,还有胡椒粉、孜然粉、酒、盐等,将羊坏浸泡。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