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从马车看汽车(2/2)
当时的伦敦也是一样。这座首都当时并不大,从西敏桥或圣保罗大教堂步行半小时就可以离开都会范围。
因此大部分短距离旅程都是步行解决,人们的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也很近,只不过狭窄的街道通常塞满了行人和马车。
只有富豪采用有私人马车,或者租用马车前往市镇周遭。
在19世纪的前半叶,火车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而汽车还没有来。
这是马车最后的辉煌时代。
几乎每一个男人都渴望拥有一辆自己的马车,再借此赢得贵妇人的青睐。这是因为当时欧洲的市政道路还不流行硬化,这就导致大家出门准得溅得一身泥。
如果一个衣冠楚楚的男人出门没有马车接送,大家只要看看裤脚就马上就会明白,这人不过是个努力钻营上流社会而实力不济的蹩脚汉。
所以马车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每一个暴发户首先要添置的就是马车。
而且,得买两辆!
一个有钱的家庭都有两辆车,一辆是白天搭乘的蒂尔伯里(tilbury)敞篷车,这种车的好处是可以向街面上的人炫耀身着华服的女伴,也便于到别人家拜访的时候,对方的仆人一眼就知道来人是谁,可以及时通报。
但这样的车在晚上就不能用了,必须得另备一辆硬顶四轮马车——库普(upe)。upe在汽车时代被沿用下来,代表2门车。”
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回到了那个马车时代。
沈笑夫心想,这跟今天的人们喜欢用豪华汽车来提升自己的档次,是一个道理啊!
谁坐在一台奢侈的劳塞莱斯里面,不会感觉倍有面子呢?
人哪,总是要通过一些外在的标签,来为自己脸上贴金!
这时,汽车二班的刘军民在举手提问“王老师,我想请问一下,那马车贵不贵呀?”
王老师笑呵呵地回答道
“当时的马车有多贵呢?
早在17世纪,尼可拉·萨维吉在巴黎的圣费亚库尔旅馆开展马车租赁业务。所以人们就将这种马车称作费亚库尔马车(fiacre)。
这是一种两匹马拉的四轮硬顶马车,里面设置了4人座。费用是30苏,如果按时间收费的话,一个小时是45苏。
这比当时廉价食堂的晚餐(20苏左右)还略高些,如果要撑场面,就只能饿着肚子了。
很多没什么钱的年轻人要约会贵妇,往往租车前往约会地点,在宴会或者舞会结束以后,自己徒步回家,反正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也没人会注意他的裤脚。”
说到这里,王老师有意地停顿下来。
教室里一阵喧哗,同学们窃窃私语
“看来自古以来人们就好面子啊!”
“只要有面子,管他什么肚子裤子!”
“刘李阳,怪不得你昨天晚上回来,裤脚脏兮兮!”
“王雪冰,你让多少帅哥饿了肚子啊?”
……
。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