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此去别年(1/2)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骑铁衣鸣”。宁夏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使其平原之地成为了发展自流灌溉的理想地区,而其自然条件的优越,让它和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埃及的尼罗河沿岸的绿洲可以相媲美。因此,有人冠它一个美誉——塞上江南。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新疆伊犁州,沃野千里,水源充足,草原辽阔,森林茂密。因此,有人冠它一个美誉——塞外江南。
戚飞生于八十年代末的塞上江南,长于九十年代初的塞外江南,恰巧站在了中国历史进程的风口浪尖。戚飞不知道这对自己来说,是幸还是不幸?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戚飞的父亲戚正东在他母亲蒋兰雅还没怀上他几天,就离开了母子俩,随大流下了海。戚飞出生的时候,戚正东不在家,直到戚飞四岁生日那年,戚正东才突然回到了家里,回来时还带给戚飞母子一台黑白电视机。那是戚飞第一次见到父亲,父亲对他而言,不陌生,却也不那么亲近。
戚飞记得,父亲回来时穿的是一件浅绿色的长风衣,梳的一种帅气的发型,还戴着一对黑色的大墨镜,抱起他就让他叫爸爸。戚飞本打算好好的和父亲相处,没想到一周后父亲又走了。父子二人相处的一周里,戚正东教了戚飞一些把式,戚飞喜欢称之为功夫,这些把式也确实可以称之为功夫。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多少都练过几天,戚正东的把式,就是村里的老人教的。戚正东小时候也参加过乡里的民兵连,跟着连队里有点手段的老班长们也练过一段时间。不算太厉害,但足够防身。戚正东怕自己走后儿子戚飞受村里大孩子欺负,便将自己会的把式都交给了儿子戚飞。戚飞不知道父亲为什么回来又走了,但他看见,父亲走的时候,给了母亲很厚的一踏钱和一块黑砖头。黑砖头上还带着个小尾巴,戚飞觉得有意思,每次趁母亲不注意的时候,便偷偷的拿出去玩。
戚正东走后的第九个月,戚飞多了个弟弟,戚飞很开心,戚飞知道母亲和他一样开心。母亲用父亲留给她的黑砖头,一个人在那自言自语了半天,有说有笑,戚飞以为母亲傻了。母亲说了什么,戚飞不知道,但他知道弟弟的名字叫戚彻。
戚正东不在的日子里,蒋兰雅每日带着两个儿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累是累了点,但看着两个可爱的小家伙,快乐健康的成长着,什么苦累都抛到了脑后。戚正东走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回来,也没音信。戚飞有时候很想父亲,但也知道母亲比他还想。因为戚飞发现,每当母亲想父亲的时候,总是喜欢对着黑砖头,自言自语大半天,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直到戚彻两岁那年,母亲又对着黑砖头一阵自言自语,第二天就将家里的所有家当都变卖了,然后带着他们兄弟两上了一辆不知开往哪里去的火车。上火车前,戚彻还大哭个不停。
戚飞问母亲:“妈妈,我们去哪?”
蒋兰雅说:“去找爸爸,想爸爸吗?”
一听要去找父亲,戚飞高兴的合不拢嘴,点点头:“嗯,想。爸爸教的功夫我都学会了,我要爸爸教我新的招式。”
蒋兰雅摸着戚飞的小脑袋,笑着将戚飞搂进怀里。
戚彻哭累,安静的趴在蒋兰雅的怀里睡着了。等戚彻一觉醒来,已经在父亲戚正东的怀里了。一家人久别重逢,当然是喜不自胜,戚正东已在新的地方置办好了新的家业。对于常年在外漂泊的戚正东而言,做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在一起。四海漂泊,转了一大圈,戚正东还是觉得自己适合种地,于是置办了一些田产,决定此后以种地为生。将一家人接到自己身边,一来是为了能和家人在一起,二来大小子戚飞已到了上学的年级。戚正东自知在知识上吃了亏,不想儿子和自己一样,因此想早早的将戚飞送到学校去。
戚飞的新家,安在了新疆伊犁州一个叫做桥林镇的小地方。依山傍水,绿树环绕。搬到新家半年以后,戚飞就被父亲送到了学校。戚飞这小子,适应环境的能力,一点不比父亲戚正东差。由于已经七岁多了,戚正东连幼儿园都没让戚飞上,直接就送进了小学。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