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使人选(1/2)
天野六年,二月初十
西周明京,皇宫大内,玉极殿
宁太后凤脸严肃,冷冰冰的看着跪在殿中的一个武将,良久才饱含怒气的开口道。
“为了此番大战,朝廷上下筹备了将近三年,耗费钱粮无数,动用将士百万,几乎赌上了我大周过半国力,打到现在,你们竟然要哀家和皇帝向北晋求和?
如此耻辱,哀家将来如何面对文武群臣和大周臣民,姬林兵和宁德武号称北晋上将,就指挥成了这样一个烂摊子?”
宁太后的声声讯问,让那跪殿武将满脸羞愧,面色通红的跪地磕头,憋了半响,只道一句。
“末将有罪。”
“有罪有罪,现在说这些片汤儿话还有什么用,口口声声都喊着自己有罪,哀家一次也没看到你们能痛快了结自己的。
四十万大军兵陷北陵,你们前线将领,有一个算一个,全杀都不算过。”
宁太后越说越来气,最后忍不住抄起御座的一个玉砚,想要使劲摔在那武将身上,可惜她身娇力怯,玉砚连只是勉强飞出御台,距离其心中目标还有几丈远。
不过仍是如此,宁太后的暴怒,也把那武将吓得不轻,汗水布满了整个额头,跪在地上的双腿微微颤抖。
…………
然而,宁太后却没有理会他,有些疲惫的揉了揉白皙的额头,她回首看向候在旁边的老太监。
“传哀家懿旨,速速宣丞相宁德才、御史中丞高明、兵部尚书孙卿全、九门提督审智进宫议事。”
停了一下,宁太后又有些犹豫的补充道:“梁国公长孙无畅那也给道旨吧。”
“奴婢遵旨。”
老太监一甩浮尘,急匆匆出了殿外。
约大半个时辰后,刚才宁太后点的五个西周重臣悉数来至玉极殿,小皇帝也被宁太后拽来,在旁聆听学习。
过了这么长时间,宁太后也基本恢复了平静,见众人来齐,便让仍跪在殿中的那个武将把姬林兵等人让他报给宁太后的上表,向宁德才等人复述了一遍。
待其说完,五位重臣不出预料的脸上均露出凝重之色,唯一有些不同的是。
御史中丞高明、九门提督审智,凝重之中带着怒色,而丞相宁德才和兵部尚书孙卿全则多了一些担忧,只有梁国公、后将军长孙无畅,一双虎目闪过冷笑,似乎有些幸灾乐祸。
其实五人神情各异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每个人所代表的利益不同,自然也对此事有着不一样的见解。
高明和审智二人,对讨晋之役牵扯不深,纯粹站在西周大臣的角度上,对周军的不利战局感到痛心和愤怒。
而宁德才和孙卿全则不然,他们俩和周军的两人主帅宁德武和姬林兵,一个是亲兄弟,一个是挚友,如今亲友被围北陵,生死难料,二人很难不心生担忧。
至于最后的长孙无畅,完全就是记恨爱子被宁、姬杀死,心中愤恨,巴不得这俩人都死在晋军手里。
反正要不是如今时机和所在地方不对,长孙无畅估计已经笑出声了…………
…………
该着长孙无畅笑啊。
撇去儿子长孙宇亭的私仇不谈,从大局来看,前线周军被困,对他极为有利。
想想看,西周军方七大巨头,前线有四个,大将军姬林兵、前将军宋寒、左将军宁德武,外加一个禁军大统领鲁霸。
这四个要是在前线折了,余下的可就长孙无畅这个后将军一家独大了。
毕竟九门提督审智资历尚浅,除了京畿附近兵马,其在周军中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右将军秦伯韬又常年镇守边疆,防备南楚,在朝廷威望不足。
两者合一,勉强才能同长孙无畅较量一番,分散开来,长孙无畅根本不惧。
所以,从内心来讲,长孙无畅比狄毅还想把姬林兵几个给杀了。
杀了好啊。
杀了他们自己就能执掌西周兵权,成为真正的武将之首了。
不过长孙无畅也知道他的心愿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宁太后和西周群臣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四十万大军命丧北陵,一定会想尽办法的阻止。
就算最后阻止不成,周军被晋军围剿,姬林兵等人惨死,宁太后等人也不会坐视他独揽兵权。
搞不好最后他会遭到宁太后、后党、残余保皇党、中立派等无数西周大势力的联合打压。
下场比战死的姬林兵好不到哪去…………
……………
长孙无畅在这里胡思乱想,御台上的宁太后看着自己召来的五位重臣一直一言不发,忍不住凤目含威。
“大军的处境你们也了解清楚了,前线众将提议同北晋议和,诸公如何看?又可有什么应对之策告于哀家?”
五位西周重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致看向了丞相宁德才,意思很明显。
您是太后亲哥,您先来………
宁德才显然对此早有预料,不紧不慢的挺着肥腰往前一站,抬起笏板。
“启禀太后,微臣以为,大军逢难,情势危机,是以我等当先思救援之策,至于是否同北晋议和,事关重大,局势不清,臣不敢妄言开口。”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