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壮大的几内尔得(2/2)
纳尼亚在了解情况后没有停下休息,让他们要小心谨慎,便带着骑队离开前往几內尔得村镇,路上洛基提出自己的看法,聚地人太少,根本抵抗不了小股袭击者,看似不小的聚地,多数房屋不是圈养牲畜的畜屋,就是放置牧草的仓库,房屋中间的哨楼反而意义比围栏重,但这并不能改变尴尬的处境,他提议像村庄一样聚集几十户人,这样各地的牧民就有了自保的能力。
‘那你知道牧民居住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吗’纳尼亚反问道,畜牧不比农耕,一个村庄几百人的耕地范围,只是十户牧民半年时间就会将地里牧草吃光,没有充足的牧草,牲畜冬天怎么过,不要小看牧民一户不过几个人,他们还有一群张口就要吃的牲畜,这才是消耗大头,人多了闹心,很容易发生摩擦,毕竟这不像蒙古包式的游走型放牧,只要地广就没事,当然游走型放牧在抵抗寒冬上不如定居牧民。
沿着艾辛河南下足够在天黑前到达几內尔得,艾辛格到圣盔谷也就一个白天加几点小时的晚上,几内尔德还不用过渡口,这一段艾辛河水流低缓,取水非常方便,只是想要渡过就困难了,好在艾辛格内有一座渡桥可以直达法贡森林,只有过了洛汗渡口,艾辛河就会变得激流汹起来,哪怕是乘船都要小心。
涌沿着河流走,很快就出现聚地,比起内陆散乱错落的聚地,河边的聚地保持着均称的距离遍布整个河岸,这片草原上除去几內尔得村镇,人数最多的聚地不会超过十户人口,牧民们管辖的土地和人口都有严格规定划分,在这里家族的影响力和抱团都胜过西部,也是仅存残留大家族的地区,因为地域问题和规模不大,所以没有受到纳尼亚的重点照顾,现在纳尼亚腾出手来了。
督内尔德以西,人口以村为单位,分散重组捆绑,瓦解大家族的影响力,几內尔得的统治者是戴拿,黛恩之子,过去的那个年轻也继承了首领位置,黛恩在上一个冬天去世了,当地的管理权也转交到这个最忠诚的登兰德人手中,这就是首领制一代传一代,戴拿崇拜效忠于纳尼亚,他和他的家族部落对西镇充满忠诚,得到了纳尼亚家庭的回馈。
作为混血儿居多的他们,过去都生活在几內尔得,在纳尼亚入侵后便投靠了纳尼亚,直到圣战结束,纳尼亚迫切的想要培养一支骑兵,给予了他们几內尔得的管理权,并不断填充人数扩大村镇,在纳尼亚打破传统大家族的影响力后,不断有西部民主动迁移到几內尔得成为牧民,这是需要审核的,不会将一个家族过多的人迁移到几內尔得。
戴拿一边管理他们,一边也在笼络联姻他们,壮大着自己的部落,只是时间太短,十多年的发展让当年几百人的部落扩增到一千人出头,加强了戴拿对几內尔得的掌控权,纳尼亚此行便是要削弱戴拿和其部落的影响力,一家独大不适合登兰德,而且纳尼亚也要激发民众的上进心。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