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君臣辩嫡(上)(2/2)
依旧是满头银发,一张好似返老还童一般的脸,没有一丝皱纹,头带黑色金镶玉顶帽,身披红底绣花锦袍,脚踏青色金边勾天靴,看上去与平时那副趾高气扬的模样并无两样。
说起来,陈鸿洲曾经为梁家两任皇帝做过内侍,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内臣。他的功劳,确实丝毫不亚于在场的任何一个人。只不过半路杀出个福王梁贤烨,这才让他离极境远了一步。
于是,陈鸿洲在这些大臣嗤之以鼻的面目下,独自开始跪拜,而后又默不作声的退居到了右侧,与内阁首辅李庞对身。
“诸位大人,请起吧。”梁贤烨突然站起身来,转身对着这些跟着父皇几乎大半辈子的老头子,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倒也没多说什么,提着文官红袍就站起来了,一旁的陈鸿洲面色阴晴不定,而后也慢慢站了起来。
“诸位都是父皇的得力老臣,没有你们,就不会有现在的昌平盛世。”梁贤烨挺直了身子,精致的五官在那烛光下显得十分有贵气。
“福王殿下哪里话,我等入朝为官,本就是为了天下百姓,而且先皇圣明贤德,我等受皇上恩宠一生,已经死而无憾了。”李庞拱起手,和梁贤烨对话,其实除了陈鸿洲,那些人都穿的是一条裤子,这装模作样的回话,让他不觉心生厌恶。
梁贤烨微微一笑,接着道,“若是如此,那你们认为,三皇兄有资格坐上龙椅么?”
这下倒是把那几个大臣,包括陈鸿洲在内,问得一阵发颤。这福王,现在已经敢这么光明正大地表明自己谋逆之心了吗?而且,他叫的不是太子,而是三皇兄!
“自古天子受命于天,天子传位更以立长不立贤为尺,太子殿下虽心智不全,但始终是先皇长子,古制断不可违!”这时候陈鸿洲突然说话,两眼在那一群文官身上转个不停,带着一丝鄙夷之色,不过他倒是没有看梁贤烨。
这句话可是硬生生打在了那些成天读四书五经的儒夫子脸上,他们读圣贤之书,读的不就是忠君爱国,古制典法吗?而今他们却支持一心想谋逆的福王,简直是白读了一辈子书,有何脸面对得起孔夫子?
“陈公公此言差矣,照你说来,立长不立贤,那立嫡不立长该如何说来?那太子之位,岂不该传给八皇子殿下?”内阁大学士刘宏承向前迈了一步,义正言辞地道,讲起理论,难道我等还会说不过你一个太监?
“八皇子年岁尚幼,况且比现太子岁虚二十余年,当初先皇即位,皇子已有三人,难不成还会预料到皇后娘娘晚年再得一子么?”陈鸿洲不动声色,倒是有理有据,一点儿也不怯场。
“你!”刘宏承吹胡子瞪眼,袖袍一甩,而后退到了原来的位置。
“既然陈公公知道太子殿下心智不全,为了天下黎明百姓,岂不是更应该立一个有能力的皇子?”这时候站在陈鸿洲身后的吏部尚书易先夫站出来说了一句,同时他又朝福王梁贤烨望了两眼。
“诸位请畅所欲言,本王只是想听听各位大人最真实的想法,别无他意。”梁贤烨微微一笑,这些读书人讲起道理来,真是很有一套。
“五皇子镇守南疆边陲,但路途遥远,估计皇上驾崩的消息都还没送到。但国不可一日无君,福王殿下既在宫中,我等何不拥立福王殿下?”这时候礼部尚书关昶杰,也站上前来,对着梁贤烨抱拳。
梁贤烨点头笑了笑,不过也没多做任何表情,反正胜券已经牢牢在握,但他必须先摸清楚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性格,今后哪怕不用他们,但现在倒是要好好抓住。
陈鸿洲看了两眼梁贤烨,默不作声,退到一旁,这个人,现在仿佛已经不是前几日那个只想争夺皇位的藩王那么简单了。
“诸位大人说得很有理,特别是陈总管,有理有据,倒是给我梁贤烨好好上了一课。”梁贤烨稍稍摆正了身子,负起手,在这些大臣身边信步盘桓。
“我梁贤烨,一直以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为范,不求平齐于贤君,但一直在追行。”梁贤烨面色很严肃,简直像是在与这些大臣们谈心一般。
“太宗皇帝年二十,破薛举败金刚,虎牢之战定中原,为大唐立下了不世之功。册封天策大将军,除了太子,早已无爵可封!其父李渊本许下太子之位,定国后却出尔反尔,这才有了最后的玄武门之变,也才有了后来的贞观盛世。你们说,李世民弑兄罢父,违背天道伦常,难道不是圣君么?”梁贤烨来回走动,说出了他心里最真实的想法。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