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徽宗驾到 学府书院训话(1/2)
随着一阵鞭炮声,宋徽宗从龙辇上,在御前太监的搀扶下,走了出来。他整了整衣襟、挺直了腰板,面带笑容地朝迎接的人群挥手致意。
此时,一个剃着刘海的书童跑上前来,敬献的篮,宋徽宗一手接过篮,一手摸了摸这个可爱的小娃的脑袋,显的无比慈爱。
“欢迎皇上御驾亲临!”知府大人带头跪着喊道。
皇上转手把篮递给身旁的太监,他坦然说道:“各位爱卿,免礼平身!”
知府大人第一个爬起身来,他上前一步,恭礼对徽宗说道:“皇上,一路辛苦了!”
“这位就是赵知县吧?”宋徽宗点点头,指着知府说道。
“正是在下,皇上您还记得我?”知府高兴坏了。
“记得,上次去皇陵,就有你吧?”
“对,是我护送皇上去祭祖的。”
“赵知县啊,刚才我从南湖经过,我看到——”徽宗皇帝略一停顿,想着措辞。
“皇上,您——”赵知府以为皇上看出破绽,心中有些慌乱。
“我看到,那里树木茂密,游人如织,其繁华程度不亚于皇城啊!”
“是的,皇上。现在的大宋朝,别说是陪都应天府,各地也均是如此啊,老百姓都幸福地说:大宋朝就是人间天堂!”
“嗷,是吗?”宋徽宗听闻,心中美不自禁,他谦和地说道,“老百姓能安居乐业就是我最开心的事啊。”
“皇上,这位是应校长。”周邦彦上前介绍道。
“嗯,应校长,”宋徽宗冲应校长点了点头,“你们书院上次殿试的成绩不错,我应该表扬你啦。”
“谢皇上,明年春闱,我相信,现在的学生还会更出色的。”
“好呀,我那就预祝他们成功!”
“皇上,这里嘈杂,你还是请进门吧!”周邦彦劝道。
“好,”徽宗答应了,但没有往前行,而是驻足、抬头观瞧《应天书院》的匾额。
宋真宗书法
“我每次来,都要看一眼真宗皇帝题写的匾额,真是越看越喜欢。”
“确实有帝王气概。”赵知府夸赞道。
“皇上,您进了院门,在院中的大槐树下,我们还立了一块真宗皇帝题写的校训石碑呢。”
“是吗?今年新立的?”
“是的,我们特意从蜀地矿山精挑细选的石材,是,上等的汉白玉!”
“好,我这就去看。”徽宗皇帝说着,高兴地踏进了《应天书院》的大门,来到了大槐树下。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徽宗指着碑文念道,“应校长,这块石材确实选得不错。”
“是吧,整块石头没有一丝一点的杂质。”应校长介绍说。
“真宗皇帝是实在人说实话。”宋徽宗如此评价真宗皇帝,“作为校训,我认为,还是范仲淹那句名言更为妥当。”
“有真宗的语录,又有范文正的名言,我们当然选皇上的作校训喽。”应校长解释着。
“嗯,”宋徽宗点头,“这样理解也对!”
“有切实可行的目标,学习起来才有动力嘛。”应校长附和着说。
“应校长呀,既然大家都认可这句校训,我提一个小小的建议:碑文上的字是不是纯金为妙些?那样才能暗合这两句话的寓意。”
“皇上,碑文用金粉涂写可以吗?”
“可以,只要能阐述清碑文的就行!”
“皇上,您到休息室喝茶,还是——?”赵知府问道。
“今天天气好,我们还是在校园中走走,边走边聊吧。”徽宗说着,开始往前走,“邦彦啊,你看前面这个崇圣殿,它的屋顶飞檐样式就很好看。”
“是啊,皇上,这属于南派建筑,它檐角上挑,显得建筑更灵动。”
“皇上,在崇圣殿内,我们还塑有孔圣人的雕像,您要不要进去看看。”应校长问道。
“中华文化,儒释道,我最推崇的是道家!”宋徽宗说。
“那我们再立一座太上老君的雕像。”赵知府搭话。
“那倒不必。道家讲究的是无为而治,放在学校并不合适。”
“既然如此,我们往前走,前面就是大成殿。”赵知府指引者方向。
“集百家之优可谓大成,这个殿堂名字起得好。赵知府,这个建筑选用的什么木材?”
“禀皇上,是的松木,外面罩的桐油大漆。”
“为何不选木材,节约成本?”
“不是,皇上,现在好木材都让供奉局征调建皇城去了,我们这里有钱也买不到。”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