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隆续的回想,张英将抵澶州城(2/2)
谈判之前,双方首先要做的是摸清彼此间的筹码与底线,谁先知道对方的底线与思维逻辑,谁就能成为谈判场上的胜者。宋军虽因皇帝亲征而士气高涨,然而宋军统帅与皇帝本人都对战争胜利不抱有任何希望,宋真宗对于坚持战争甚至抱有抵触情绪。持悲观态度的宋真宗在特使出发前,向其交底,只要辽国同意大宋不割让国土,要多少岁贡都不成问题。殊不知,萧太后和辽圣宗也对战胜不抱信心,甚至忧虑满怀。对于辽圣宗而言,如果他这次能攻占黄河以北的所有土地,那么自己就能成为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太宗耶律德光并列的伟大皇帝。不过这也要求他必须分封一大批有功之臣,比如战死沙场的主帅萧挞凛,其长子必然要求获封一块新的私人领地。
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帝王愿意看到贵族的封地膨胀,势力太过强大的封建领主很容易威胁皇权,甚至会颠覆皇室。基于此,辽圣宗内心其实非常不愿意宋朝割让土地。在此之前,他已经留意到本国不少契丹领主,因为统治过多的编户齐民而汉化为领地内的小皇帝,尤其是那些在燕云拥有封地的贵族领主,深受汉人享乐主义的影响,腐化严重,武德早已不如太宗时期。要知道,当年与契丹人争夺天下的沙陀贵族,就是因为类似原因而失去天下,辽圣宗对契丹帝国会被享乐主义腐蚀蛀空的结局表示拒绝。
就这样,双方怀揣着不同的心思开始谈判,然而在互相试探中却惊愕地发现,原来彼此对土地问题的态度是高度一致的,那么分歧就只剩下宋朝每年该给辽国多少金额的贡赋。对大宋而言,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起初,宋朝只想拿出价值不高的铜钱作为岁币,同时答应设置榷场、开放边市,与辽国契丹贵族经商,不过那时契丹人对货币价值的认知早已进化到银本位阶段,辽国对于官营垄断经济下可以大量超发的铜币丝毫不敢兴趣,他们强烈要求宋朝进贡真金白银或者其他有价值的实物。
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宋使最终无奈答应每年二十万两白银岁贡,但辽圣宗觉得收获太少,要求加价,宋使立马将辽国回复上报宋真宗,后者给出批示,表示一百万两以下皆可。不过携带批示的回使还未出发,就被主战派的宰相寇准拦下,他告诉使者,如果此番谈判岁币超过三十万两,回京后他定将使团上下斩首示众。好在最后,契丹人对每年二十万两白银外加十万匹绢布的条件极为满意,使团这才平安完成任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
盟约签订后,辽圣宗如约撤军,之后制定“藩汉分制”的一国两治政策,契丹领主在辽国南京地区的封地开始大幅缩减,最终辽国南京以南之地(燕云十六州)已经没有一块贵族封地,科举出身的汉人流官被任命管理这些恢复郡县制的土地,这里似乎成为区别辽国传统的“特区“。契丹人虽失去南京封地,却也有效延缓了武德的衰退,哪怕之后不敌女真土蛮,也绝不会有怯懦之徒轻易投降。
至于宋廷方面,对于此次“澶渊之盟”的反应倒是耐人寻味。当使者带着和约返回时,心虚地用三个手指告知朝臣和皇帝,宋真宗误以为每年需要上缴三百万岁币,认为实在过多,一时间心疼不已,沉默半晌后才想通,表示爱卿此次车马劳顿,能把这件大事办成着实不易。然而当使者上报每年只需三十万岁币后,宋真宗一扫脸上阴霾,甚至极为欣喜,激动之下当场对使者大肆奖赏。后人虽将“澶渊之盟”视为北宋历史上的奇耻大辱,不过对于当事人宋真宗来讲,“澶渊之盟”可是非常了不得的外交胜利,没有割地就能保持江山社稷数十年无忧,足以告慰祖先英灵。
这也就是澶渊之盟由来,当然这些话也只有他耶律隆续自己也是清楚明白,或许也算是一清二楚而已了吧,如今耶律隆续内部的贵族的势力全部权利都被耶律隆绪控制住了,所以他掌控澶州一统天下才容易的多,那些贵族势力也是因为得罪耶律隆续被他麻痹,才被他全部除掉,他知道这些是国家根源,所以他才建立那么多部门一鼓作气消灭那么多违背自己心意的人!
此刻的张英带着礼物来到澶州,目的就是想要通过这次与辽军见面,能够使他耶律隆续答应自己的条件,他很了解耶律隆续这个人没有好处他是不可能答应自己的,如今的澶州明面统帅是他耶律休哥,实际上是他耶律隆续,而至于耶律文刘源则是坐守太原重镇,也是因为太原挨着真定府,靠近这些地方才有后来那么多事。
张英知道这次的出行不是那么容易,这次澶州肯定是铁定少不了什么风雨,在他看来耶律隆续心里深不可测,从他为人再到他的算计,他心里也是不知道想什么呢?但是唯独一点那就是对于好处,对于他们辽国利益来说,这个耶律隆续才叫一个真正的可怕之处,也是真心可怕的人,一场真正的好戏,才到刚刚开始起来的序幕呢?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