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商标(3/5更)(1/2)
以前读研的时候,孟春晓的研究生导师因为要评奖,需要突击出版一本所谓“著作”,任务就落到了几个研究生身上。
孟春晓负责其中的一章,完稿后又跟几个师兄弟联系出版社。
刚开始他们几个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摸不到一点窍门,时间过了一半,连点眉目都没有,结果被导师骂了个半死。
在导师的指点下,这才明白他们使劲使错了方向。
之前他们找的都是些有实力的大出版社,可这些出版社哪会看上他老板的所谓“著作”?
在这行里混的人,谁不知道这些所谓“著作”绝大部分是滥竽充数的,如果出版了,平白坏了自家的名声,所以都懒得搭理他们。
后来,几个师兄弟找了一家不起眼的出版社,花了不到二十万出了六百本书,总算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导师交代的任务。
虽然过程很艰辛,但结果还不错,而且他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对国内的出版行业有了初步了解。
国内的出版业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简单主要是说从公私合营后,出版业逐步归为单一的公有制形态,出版社都是国有的,不允许民营经济和私人进入出版业。
直到改革开放后进入80年代,虽然依旧禁止民营经济进入编辑、加工、印刷、发行等图书行业的上游环节,但好歹是开了一道口子,允许民营和私人涉及图书零售领域,于是这两年大街上出现了很多个体报刊亭和小书店。
80年代是一个商品短缺而需求旺盛的年代,同样图书行业也是卖方市场,许多学术类图书都可以销售几万册,更不用说通俗类小说,往往印刷数量达几十万册是很平常的事情。
他在找出版社的时候,曾听一个从业者描绘过80年代图书行业的繁荣。当时印书就像印钞票,谁生产的产品多,推到市场上的产品多,谁就能获得更好的效益,而且基本没有退货,回款不存在任何问题,挣钱全不费功夫,一大批个体书商只用了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原始积累。
而那时候的民营书业最初也没什么订货会,就是到首都找个饭店住下,然后给各地的经销商发订单,谁想订货就背着现款来提货。当时人民币票面最大金额只有10元钱,许多经销商用蛇皮袋背来,一摞摞钱就摆在床上……
俗话说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屈居于发行渠道末端的零售商们根本抵挡不住图书行业巨额利润的诱惑,于是想尽各种办法,打着各种擦边球,将手逐步伸向发行、印刷、编辑等具有垄断利润的上游环节。
这些私人书商们的方法说白了就是花钱买路,跟出版社合作,借用出版社的名头,发行他们看好的书。
合作的方式五花八门,像协作出版、挂名成立编辑部、买出版社的书号、刊号、版号等等。
虽然后来国家发文明令禁止上述行为,但那是十年后的事情了,现在很多人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孟春晓才敢打跟师大出版社合作的主意。
“三儿,具体怎么个合作法?”
“借用师大出版社的社号,每年给出版社点管理费,这样一来,书就是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不再是没爹没娘的黑户口了。”
“这样啊,那我们一年给师大出版社多少钱合适?”
孟春晓笑着说:“这我就不知道了,得靠你去谈,谈得好,你赚得多,谈得不好,你赚得就少,你看着办。”
耗子顿时摩拳擦掌说:“那我可得使劲儿压压价,他要是敢狮子大开口,大不了我换一家出版社,别忘了咱们还在他们那印刷呢,到时候他一分钱也别想再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