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北海天船事件(2/2)
“师傅,笃晖方圆数百里地势开阔,不利坚守,还是让弟子随你一起镇守笃晖吧,你我师徒二人也好有个照应。”
“笃晖虽不利坚守,但蛮军主力以西线为重,东线只需守住即可。”
“既如此,恩师务必小心。我联军大举进驻南境,辎重周转之弊暴露无遗,想必御帅此时会战,定是料到后勤之困窘,图求速战速决。而笃晖距离后方补给较远,转运困难,会战发起之前还应速速囤积辎重,以防不测。”
联军总兵力会同民军在内,多达一百九十余万人,仅千岳山转运物资的民夫、妇女就多达一百五十万人,驴马四十余万匹,车辆数万。各诸侯国从内地向南境转运物资所需民力延绵万里,人数不下千万,消耗在后勤的粮草每月都以五百万石计,长此以往,联军必被后勤拖垮。
与塞骞商定了协防细节,百里燕话锋一转,提起之前蒋杰所提长孙国天船一事:
“师傅,弟子刚才听说,长孙国今年元宵节时,从北海拉回一艘大船,能装三万石之巨,可有此事?”
“嗯,确有此事。消息最先出自砡工派,后被我御客所知。”
“如此说,砡工派大师见过此船了?”
“见是见过,但长孙国却是不让登船,因此暂且不知船内倒底是何情况。不过,此船确实巨大,据传圆头圆脑,甲板之上竖起七八根大桅杆,挂满白帆,而且是圆帆,甚是壮观。”见百里燕脸色有异,塞骞忙问:“燕子,你见多识广,不会是想到了什么吧!”
“恩师,弟子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但说无妨。”
“万一日后北海之北有蛮夷来犯,我中原当作如何。”
“可为师听说,北海之北乃是一望无际之大海,是天地的边际所在,永远也不会到头,何来蛮夷之有。”
塞骞一席话,让百里燕哑口无言,时人对所在这个世界的认知,还仅仅停留看得见摸得到近在眼前的世界,对未知遥远的大洋彼岸根本毫无认识。
确实,许多典籍中偶有记载,长孙极北,酷热之地,北望大海无垠,大船北出一月不见边际。大致可以知道早年一支船队的自持力,也就是一个往返两个月,单程不会超过两千公里。
对于青铜文明,两千公里的海洋足够广阔,足够屏蔽来自另一个大陆文明的侵袭,但前提是所有文明都处于相对平等的起跑线。
但现在,金雪狄人先于中原完成了铁器的普及,而来自另一个未知的文明,甚至提前进入第一次工业后期,正在开启第二次工业变革,海洋将不再是传统陆地疆界的屏障,百里燕此时只寄希望于北海能足够广阔,能给中原喘息之机。
当天,百里燕留塞骞在营中吃火锅,火锅涮肉在咸军普及不久,短短数月间迅速被联军仿效,也许不用多久,也会迅速传入中原。
当夜,百里燕一宿没睡,满脑子想的还是那艘大船,船里倒底装了什么,是否有人,是淡水食物枯竭后漂流至北海,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被长孙国俘获。甚至不排除船内载有先进武器,也许,热兵器的时代就要到了……
第二天,塞骞率军前往笃晖驻防,舒潼仍在笃晖积极组织城池的修葺和粮草囤积。
蛮军对城池的破坏异常严重,除了使用巨石轰击火油弹纵火,金雪狄人还是用油膏,一种极具粘性的油脂黏在城墙表面,然后放火,点燃局部城墙。
寒冬腊月热胀冷缩之下,城墙极易开裂,甚至崩塌,笃晖因火烧开裂崩塌处多大二十三处,百里燕也亲赴现场勘察,最大的豁口长达三十多步,深入墙体两丈许,索性城高墙厚,没有塌到城墙底部,但修复起来异常麻烦。
三月解除围困至今,才修复七处豁口,要想全部修复,援军进驻之后,最快也要五月中下旬完成。
塞骞临走时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地形图,一张千岳山联军防区以南两千里地的地形草图。在此之前,中原所有典籍,都无法查到有关更南方的消息。
该份地形图与此前掌握的情况基本吻合,向南两千里没有城池,都是草原、原始森林、沼泽、湖泊,东西的宽度达到五千多里,无险可守,无险可依。
受到高原气候和后勤补给的严重制约,继续向南扩张领土,变得异常困难。战事无法保障掣驰城向南三千里地之外的辎重运输,所有的粮食都可能被民夫消耗在路上,同时也增加了中原内地的运输成本。
因此近三百年间,中原联军再也没有向南扩张一座城池,现在的疆界几乎是当下技术条件所能维持的极限距离。
四月下旬,曹驰正陆续向天南、徐途两地移防驻军,同时在霄池以东、以北两地操练兵马,继续等待西海诸国主力抵达,长孙国发现天船事件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五月初二,鲁诚带斥候营在外野训,无意中发现金雪狄人斥候,藏于业绥以西四十里小树林,共有三人,击毙一人,活捉两人。
“将军,此二贼当时躲树林中,被末将撞上抓了正着,杀了一个,抓了两个活口。”
“就发现三个?”百里燕问道,不禁觉得匪夷所思,金雪狄的斥候竟然敢于深入联军后方刺探军情,当真是有恃无恐。
“就发现三个,末将带人夜里守了整整一夜,没发现还有他人。”鲁诚道。
“去,把郑先生请来。”
“诺!”
郑平,金雪狄语通译,是曹驰正特意调拨的稀有人才。
作为文化和情报重要的沟通纽带,语言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工具。数百年间徐、宋、卫以俘虏和中原贼为基础,不间断培养了一批翻译,御客更是培训翻译的主要组织,专业性更强,八成以上的翻译都来自御客的门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