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安家(1/2)
两军签下停战修好盟约的四天后,咸军陆续撤离杜阳城,前往肥城修整。
与此同时奉阳君得到咸王大赦诏书,率领护兵五百,继续回到已被晋军占领的封地,安享下半生的荣华富贵。
不曾想才过两日,咸军大都督陆敬率领两千骑兵奔袭拦截,将奉阳君擒拿活捉,秘密押回咸国等待发落,随行五百余人一个不留,全部灭口。
至此,这场战争终于划上最后的句号。
咸军撤回肥城后,晋军送来晋王玉玺加盖的停战修好盟书,晋军履约撤出杜阳,率军撤往合池以东,咸军派出两万人马,由大都督陆敬率领屯驻杜阳城,以备战事。
鼎炀侯张隽、赵逊等“有功”之人,即日起班师回朝,百里燕{既魏贤}和萧儿除去军籍,随同赵逊一起返回陔陵。
过江后途径萧的家乡,百里燕本意送她返乡,待到村里才知萧的母亲和弟弟为逃避赋税劳役,已经去逃难,不知下落。无奈之下,只得带她一同前往咸都陔陵安家。
大军班师回朝当日,赵逊入朝觐见咸王,因坚守尹秧城有功,授上大夫爵,却只字未提肥城一事,显然鼎炀侯在军功簿上全然抹去了这一笔,赵逊也未在提此事。
反倒是鼎炀侯张隽居功甚伟,他已是侯爵,三公之外封无可封,咸王再赐他食邑五千户,封地一处,以示嘉奖。
至于晋国,韩合因姒昌被俘,延误战机未能一举吞并江东,辱没晋王圣明,回朝后饱受朝野内外朝指责,晋王念其有功于晋国,为平息外朝舆论压力,平衡内外朝党争,晋王削去韩合兵权,入朝充任大司马,顶替因相国公叔阔死后,大司马一职。
王硕因出征有功,晋王授其上大夫,保留北军司马使之职,继续兼任平汤城城府司马,并下王诏,册封王硕之女王蕊为太子侧妃,择吉日成婚。
至于姒昌,晋王纵然溺子,但被俘一事始终是其一身难以磨灭的污点,晋王为顾及自己颜面,姒昌回朝后未有任何封赏,只是将其调往国政监担任司政一职,又令范涛为司政使督导姒昌。
晋王为平衡内外朝,超擢范涛为司政使后,拜陈方石为丞相。
陈方石年逾五旬,外朝中的温和派,由其担任丞相,最大程度平抑了内外朝因施政方略不同产生的矛盾,维持了晋国稳定局面。
西寰公主姒枫于盛元623年一月,既停战后第二年,离开平汤城前往咸都陔陵。据说随之出行的宫人、侍女随从多达千人之众,另有五千禁卫护送,排场可谓声势浩大极尽奢华,由此也开启了中原历史最为传奇的历史。
至于百里燕,在赵逊受封上大夫,入职内朝出任司参使一职后,于当年开设幕府养士,百里燕入幕府,并开设医馆以替人诊病为生,因医术高明,不久后声名鹊起。
盛元624年,发生了一件颇为重大的转折**件,伍算大师在替晋王督造战船,于623年六月准其离去,回到砡工派总部后,被砡工派掌门告知晋王未曾兑现全部承诺。
当年公叔阔在世,曾经许诺给予砡工派金银辎重,待战船完工后十年在兑现煤铁。
伍算回到砡工派总部方才得知,晋王只兑现了金银等辎重的半数,剩余半数已无下文,几次催讨,晋王以身体欠安为由未予兑现。
但这身体不好,跟国库里有没有好像没什么关系吧。对,确实没什么关系,但晋王因为盛元622年夏天与咸国水战大败,迁怒于伍算的战船不好,因此承诺的金银辎重半数不打算兑付承诺。
范涛曾苦谏晋王,天下得罪谁,不能得罪砡工派,晋王置若罔闻未予采纳,后单方面中断与砡工派协议,撕毁了协议。
如此之举令砡工派深恶痛绝,大师伍算遭此牵连,被砡工派贬放外地,十年内不准回总堂任职。对于年近六十岁的伍算而言,流放十年等于是要他老死在外。
最后是塞骞将伍算接回了御客总堂,将其安置在总部,替御客打造器械,也算是有个养老的归宿。而塞骞一连奔波在外寻找百里燕两年未果,也曾去歧国寻找,仿佛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信。
盛元625年,咸国在晋国支持下,咸国推行变法《农桑令》有所起色,晋国在范涛主持下,说服丞相陈方石与外朝,吸取咸国变法失败经验,总结精华,改革农桑令弊端,进而推出晋国版农桑改革,使晋国一夜间焕然一新,举国渐露大国复兴之气,范涛因改革有功,升任治粟内史。
同年三月,百里燕十九岁,医馆开张的第三个年头,这天中午刚刚出诊回来,萧端着盆清水和肥皂迎了出来:
“魏大哥净手吧。”
“嗯,就放这儿吧”百里燕放下药箱,挽起长袖洗手说:“上午有人来过吗。”
“没有,倒是赵大夫让朱管事来找过魏大哥,请魏大哥去议事府。”
“朱管事?他带什么口信了吗。”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