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红港特色民居(2)(1/2)
周希林继续谈着红港普通市民的生活区:
结束了一天的奔波劳累,很多人回到的是这样的“家”,有劏房、棺材房、天台扇、笼屋、厕所房。
1、劏房,标配:厨房、卧室、客厅三合一;面积通常≤8㎡;租金约合东土币4500~8000/月。
劏,意为割。劏房通常指一个住房单位,被切割成很小的部分租给多家住户,类似内地的群租房,近20万人居住在劏房里,人均居住面积5.7平方米,仅比惩教署监狱囚仓人均标准多27%。这就是高度繁荣的红港,我们电视上看到灯红酒绿的红港。
双层床,小沙发,冰箱,洗衣机和小桌子,这些物品令本就狭小的空间显得十分拥挤。
一个外国摄影师曾经拍摄了一组俯拍劏房的作品,他们在天花板上装上一条粗铁板,把相机固定在上面,用电脑遥控拍摄居住在劏房内的一家四口,姐姐和弟弟趴在床上写作业,下面是他们的家人。公寓内的厕所和厨房连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空间。
而在红港,有4万名儿童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2、棺材房,面积≤4㎡,最小的不过1.4㎡,仅仅放得下一张床,人在里面只能躺着,租金约合东土币3200~6000/月。
当横向空间已经无法再被利用时,房东们把目光投向了纵向空间,棺材房应运而生。在油麻地、深水埗、观塘,有些人每晚都睡在“棺材”里。
棺材房是在原有的板间房的基础上,以“井”字形上下分割,改装成六间小房,每间房约1.5平方米,租金约每月3000-4000港币。
由于位置狭小,进入房间后只能直挺挺躺着,像躺在棺材里一样,便得名“棺材房”“,甚至连棺材都不如,因为在这里,每晚““躺尸”时你连腿都绷不直……
棺材房的租客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大家都负担不起一个可以站立的房间,只好过着“弯腰屈膝”的日子。在这里,家的概念被完全颠覆,所有的活动都只能蜷缩在这张小小的床上进行。
3、天台房:楼顶平台搭建的建筑被称为“天台屋”,价格相较便宜,坏处是下雨漏水、夏天闷热。
工业、商业大厦房间改成的民居,被称为“工厦屋”,租金便宜且有电梯,但容易被查处。
4、笼屋: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住所叫“笼屋”。
笼屋最早出现在1950年代,它是移民的临时住宿,一张张铁丝网包围起来的床位,就成为了可以居住的笼屋。
它们大多存在于深水埗的危楼之中,而住在铁笼里的人,被称为“笼民”。
一个70平米的屋子里,摆放着数十个3层铁笼,里头住有200多人,空气里混杂着烟草、汗水和老旧房屋的气味。
“笼屋”分布在深水步等旧楼区,居民一般是新移民或年长者。
联合国曾斥责住笼屋是对人类尊严的极端侮辱。笼民们则自嘲住在这里的就像孤儿,谈何做人的尊严?
在红港,很多穷人申请公屋三年,仍没有机会住进面积更大的公租屋。笼屋是一种特殊的居住现象,居住者并不是无家可归,只是以最低的租金来租一个床位,免于露宿街头,据传已有租客在“笼屋”居住了40多年。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