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杨爱华的日记(一)(1/2)
人们都追求着理想的生活,而社会是大多数的人,衡量理想生活的标准都相差无几:有没有钱。因为这种简单粗暴衡量标准,人们在遇到某些难得一遇的“机会”时,他一直追求的理想生活就和妄想混淆了,野心与贪欲变得无比膨胀,以往的生活必将会被打破。
王迪一致认为自己的运气非常好,自己在二十岁之前,跟社会上那些打架斗殴,四处勒索的混子没有任何区别。不过社会上的混子有着不同的追求,有的人追求的派头,往哪一站,身边围着一群小弟;还有的人是为了钱,不择手段的捞钱,敲诈勒索、抢劫盗窃,无恶不作;王迪的追求很简单,他最开始的想法,就是让日子好过一点。从小家里就穷,他文化程度有不高,个子又矮,还没什么力气,下井挖煤挣的钱太少,只能捞点偏门。
在前胸后背搞个纹身,跟在那些道上的大哥们身后转转,走在街上没人敢惹他,上班偷懒不干活,班长看见他一身的纹身,也不敢罚他,他得到了实惠。不过现在他有钱了,跟那些高层次的人接触后,他每次洗完澡照镜子,瞧着身上纹的花里胡哨的老虎,就浑身痒痒。
他性命,认定自己是先苦后甜的富贵命,别人家里供奉关公,他不一样,人家供奉的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王老虎打心里觉得自己和朱元璋的命一样,都是起于草莽,小的时候都吃不饱,到处要过饭,他们身边也跟着好些个能打能杀,敢冲敢上的兄弟。
他是赶上了国家变革的好时候,捞到了第一桶金,成为了企业家。而且运气着实不错,碰到个姓李的居士,给他算命,说他二十四岁本历年的时候又大劫,做事切记小心谨慎,与人为善,还要约束手下的弟兄。他属狗的1983年他本历年,他信命,所以真听了李大师的话,回到老家农村,村里修了条路,当地镇政府还给他送了个锦旗。
1983年8月,国家发出《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决定》,一年不到,他创业之初身边几位颇为倚重的兄弟,都被抓了进去。社会上的地痞流氓全部销声匿迹,也是从那以后,他认清了现实,开始联络新的“朋友”。
新认识的“朋友”比他之前一起混的“兄弟”更有礼貌,也更会生活。他们有文化,有头脑,有权,有钱,但就是没脾气,他们说话中听,想的周到,办事也更稳妥,当然王迪在他们身上花的钱也更多。
表哥王广河是他第一个去拜访的“新朋友”,王广河的母亲是他大姑,一直对他们家很照顾,他家孩子多,王迪家中是老五,王广河42岁,足足比他大了十几岁。他还记得第一次去表哥家,他拿着两千块钱去的,结果门都没进去,就王广河被轰了出来。这事放在别人身上,可能会觉得有些丢脸,但王迪不在乎。第二天,他买了一千多块的烟酒和两千多块的熊猫电视机,送了过去。表哥看了眼,没敢收,但表嫂出来看见电视机,二话没说就让王广河抬屋里去。这事大概过了一个星期,表哥和矿务局某领导吃饭的时候,就把他叫上了,饭桌上领导答应,把金虎台的几个矿井给他承包了。
他始终觉得自己和表哥是两类人,表哥家庭条件好,比他多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个子高,人长得也俊,讨了好老婆,还有个当官的好丈人。自己家里五个兄弟姐妹,穷的揭不开锅,五六岁的时候饿得受不了,就到处要饭,自己不要脸惯了。
但王迪又觉得,他和表哥都爱钱,骨子里是一类人。只不过表哥舍不得现在的工作,没法直接捞钱。改革开放以来,当官的辞职下海经商的太多了,这群人有关系,有人脉,只要人不蠢,都能挣到钱。表哥就是年纪越大,胆子越小,怕丢了自己的铁饭碗,又怕万一下海经商失败,四十多岁的更怕没了现在的地位,身边的人都看不起他。
点上一根烟,王迪坐在办公桌前,打开抽屉,拿出王广河以前给他开的收据,上面没有王广河的名字,但盖得却是矿材厂的公章,王迪挨个瞧了一眼,然后叠的整整齐齐,把他们从抽屉放到了保险柜。
“鞠琳,明天我想找李大师给我算算,最近破事太多了,我睡得不踏实。”
“王总,你这就是睡得晚,休息的不好,我让楼下的那帮人把音乐关了。”说话的女人穿戴整齐,留着一头乌黑的卷发,如果王艳红在场,她就会发现眼前这个女人正是那天带她去矿务局告状,又带她吃俄餐的女人。
“这几天我确实睡得不好,明天晚上你还是帮我约下李居士吧。”
女人捂着嘴笑了笑“王总,现在都凌晨四点了,您的意思是不是今天晚上见李大师。”
“啊?我忘了,还是你了解我,就约今晚。”
“下午的时候,我得去看我干爹,你给准备点礼物,别跟上回似的,弄得那么俗气。
鞠琳笑的花枝招展,给王迪递了一杯水,嘴里嘟囔着“王总,上回是你自己挑的。”
“这回交给你。”
鞠琳点了点头“王总,你先补一觉,我九点半叫醒你。”
张明望回到就直接去了杨爱华的宿舍,厂里宿舍有保卫值班,值班室的小伙子在贴床上睡觉,张明望是保卫科长,有宿舍楼门卫的钥匙,打开门把那小伙子叫醒。
“周明,醒醒。”
“嗯~科长,这么晚你找我有事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