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诗词期刊盈利了(1/2)
《诗词》期刊第四期,大家关注的当然还是最后未署名的诗词。
前几期选了4首唐诗,作为与之并列的宋词,也该出场了。李松选了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及婉约派词人柳永的代表作。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雨霖铃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天退朝后,大家又照例谈起刚出版的第四期。
和峤说:“暴风骤雨之后,红凋零,只剩绿叶依然繁茂,《如梦令》用绿肥红瘦来描绘这一景象,令人叫绝。作者想必是一个女人吧?”
李松说:“是啊,大人好眼力。”
张华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句道尽离人孤独忧伤之情,堪称名句。”
李松心想:几位大人鉴赏能力好高啊,一眼就看出哪些词、句将流传于世。
第四期出版后,这两首词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其实历史上,西晋的诗词风格本来就偏向华丽的辞藻、繁复详尽的描写,并大量运用排偶,而婉约派风格正对口味。很多人买期刊,本来是为了看《三都赋》的,结果却被这两首词所吸引。
第三期时,李松就已听说《诗词》期刊有很多女读者,到了第四期,据传闺阁之中几乎无人不知这两首词。敢情这晋朝时就已经有许多“文艺女青年”啊,这倒有点超出李松的预期。
晋朝并不是诗词的高峰时期,名篇名句难得。像《诗词》期刊这样,每期都有佳句,自然引起所有文学爱好者的关注。
李松对诗词没有晋朝人那么狂热,他关心的是收益。
这一期后来加印了300本,800本期刊共卖得800两银子,到手560两。每首诗词支付作者10两银子稿酬,以前3期的稿酬也一并补发,用掉了400两银子。还有3位“编辑”也每人每月须支付报酬10两,加上印刷费用,最后盈利100两左右。
这其中,李松本来不想拿稿酬的,但是他也说过,所有未署名的诗词,都是向那些“隐居世外的高人”约的稿,那得付给稿酬啊。所以李松只好“代为”收下了稿酬,并负责“转交”给作者。
但是,对于家境贫寒的作者来说,这稿酬可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10两银子,相当于普通家庭半年的生活费了。第三期刊登了傅玄的两首诗,傅玄在世时两袖清风,辞世后其子生活艰难,靠这两首诗补发了20两银子,解了燃眉之急,很是让人羡慕。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