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五章 文殊再度顺治帝 顺治欲修独觉佛(1/2)
顺治经文殊菩萨一番点化,豁然开朗,当下就明心见性了!
顺治笑问:“菩萨,这就是佛经讲的‘三际托空’,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文殊菩萨喜道:“灵珠子果然聪明,人类投生是为什么?就是我们一念的贪爱过来的,才感得这样一个业报的身体。由这个生就有苦,生老病死就一起来了,十二因缘的三世轮回,一个一个的就接连不断了。爱欲是生死流的根源,所以我们要断爱欲。怎么断?就要有般若智慧的宝剑。
所以为什么要持戒,为什么要观察淫欲如火坑,这样斩断了生死的源头,自然就可以出离爱欲海的苦。
真正修佛的人,要过‘财色食名睡’五关,睡是五关中最后一关,只有前面几关都通过了,才能通过这个关。这关看似简单,却集前四关之大成。过了这关才是个真修行人,才可以做到二六时中精进(白天六个时辰,晚上六个时辰),行住坐卧都在定中,才是真正的有了入头处,走在修行道上。念佛才可以一日至七日,一向专念,不间断,乃至漏尽解脱,修行有成。”
顺治听了,恭恭敬敬地问“请菩萨开示,修行人该如何睡觉?”
文殊菩萨说:“第一是睡眠的姿势,应用吉祥卧,也就是右侧卧。左手放在身体左侧,右手枕头而卧。下面可以垫高的枕头,头部抬高,容易保持清醒。这样不会昏沉,睡觉不会太深。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保持正念。睡醒后,精力充沛。这个姿势不会压迫到心脏和胃部,身心舒畅。而且,把容易起烦恼和欲望的右脉压住,让人容易保持正念。
第二是养气:右侧卧,腿部弯曲,全身成弓形,气息自然的会聚在丹田。保持正念,不妄想,尤其不起淫欲。而且,精关牢固,精气不遗漏。如此自然气聚丹田,炼精化气。
第三是时间:睡眠时间只要两个时辰就足够了。从子时到寅时,这段时间是睡眠和休息最重要的时间,也是一天中阴气最盛的时间。其实,真正的深度睡眠时间只有这两个时辰。到了寅时,保持正念,调息系念,随息念佛,心念心听,然后就可以起床用功了。
凡夫睡觉,一半是休息,一半是淫欲。或者行房,或者手淫,甚至梦淫。精气遗漏,精神散乱,昏昏沉沉,胡思乱梦。没有禅定的根基。醒后,全身沉重酸痛。
行者睡觉,一半是休息,一半是精进。断淫,精气不漏,炼精化气,凝神静气。调息系念,保持正念,一向专念。无论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行有行的禅定,立有立的禅定,坐有做的禅定,睡有睡的禅定。静行,静立,静坐,静卧,都是禅定。六时精进,一心系念,从不间断。“
顺治听了,一一牢记在心,想了半天,恭恭敬敬地问文殊菩萨:“菩萨,弟子听说走净土法门最容易成佛,是么?”
文殊菩萨答道:“确有此事,西方极乐净土,是伟大的过去佛阿弥陀佛的愿力和多劫的苦修形成的,修行者若能往生极乐净土,都是莲花化生,在这娑婆世界一断气,就被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接引到极乐净土,在那里有无数的佛菩萨说法,很容易成佛!但往生极乐净土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消业往生,在人世间的所有恶业都消除了,无债一身轻,去了极乐净土很快便成佛,但这样极难,只有极少数大修行者做到。绝大多数往生的,是带业往生,多生的业报、习气没有完全断,去了极乐净土也停留不住,只是去看一下,坚定成佛的信心,还须入六道轮回受报,欠金钱的还金钱,欠命债的还命债,欠情债的还情债。
我说一件往事给你听,在净土宗大师善导大师之前,隋唐很多高僧各自站在自宗的立场上理解净土法门,他们不约而同的认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容易的,需要种种凡夫难以企及的条件。当时整个时代,大部分修行人多被这种自力思想所蒙蔽,普遍不知念佛就可以往生西方净土。随着善导大师建立了净土宗,且以汹涌磅礴之势将净土法门弘扬开来,净土法门逐渐恢复了‘易行’、‘易行’的本来面目。但毕竟历史积重难返,在这个过程之中,大师的迥异于诸师的讲法也遭到了很多高僧的质疑与反对。
有一次,在长安城的一个寺院里,善导大师和一个金刚法师依理论判念佛功德的胜劣,对方坚执已见,认为只靠念一句名号不能往生西方。
善导大师观其根性,不以特别手段折服,他是不会信服,于是当即在座上庄严发愿道:‘依照佛经,世尊所说之念佛往生西方的法门,善恶众生但能上到一辈子地念佛,下到七天、一天,乃至十念、一念地念佛,必定得以往生西方净土。如果这是真实不虚的,佛没有打妄语欺诳众生的话,那么请佛令殿堂里的两尊佛像放出光明,为我证明;如果这个法门是虚妄的,众生念佛不生净土,佛打妄语欺诳众生的话,那请佛叫我善导从此高座之下,直接堕入阿鼻地狱,长时受苦,永不出离!’
大师说完,将手中的如意杖指向堂中佛像,佛像顿时大放光明!
金刚法师目睹此景,惊得慌从高坐上跌落下来,匍匐于地,惭愧的向大师谢罪。自此金刚法师臣服于大师净土之教,专修净宗念佛法门。”
顺治欢喜地问道:“菩萨,弟子一心转念阿弥陀佛,是不是就可以了?”
文殊菩萨摇摇头说:“凡人是可以,而你是个大根器的人,慧根深厚,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众生无边誓愿度’!
凡学佛修行的人,都希望能够了脱三界火宅,六道轮回,生死苦恼,而达到即身成就,超凡入圣的境界。从凡夫发愿修行,由入道而证果,也要经过许多层次阶段,才能圆满究竟。在此所谓‘道’者,是能通达的意思。由凡俗而达到涅槃妙境的资粮,渐次修行,有三十七种,谓之‘三十七道品’,又谓之‘三十七分法’或‘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三十七道品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四念处’你之前已经学过了。初学行人,入道之初,修五种观想法,可使妄心停止。
一、不净观:观世间一切之不净,以止自己贪欲之心。
二、慈悲观:观一切有情众生,尽是可怜之相,以止自己瞋恚之心。
三、因缘观:观‘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即六根),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等十二因缘。乃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轮回相续之苦,以止自己愚痴之心。
四、界分别观:向诸法观照分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或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乃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之十八种境界,以止自己之我见。
五、数息观:修时观计呼吸的次数,以止自己散乱之心。
以上谓之‘五停心观’,修五停心观之后,修四念处,依五停心观,以止行人之散乱心,是为现法乐住,入‘奢摩他’;依四念处,以发行人之观慧,能观见一切事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