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三章 同游江阴会徐经 又诳杭州去会考(1/2)
第二天,唐伯虎带了行囊,和祝枝山一起乘船出发。不想这次出门,彻底改变了唐伯虎的命运!
祝枝山早在船舱里备下了美酒,还带了一个书童伺候,一路上游山玩水,对景吟诗作画,遍尝各地特产、美食,不亦乐乎。
本来从姑苏去杭州是沿着吴江南下,祝枝山偏偏说离会考的时间还早,指挥着船家绕道游玩长江,去游览名胜--江阴黄山。
江阴黄山位于江阴东北四里,以春申君黄歇得名,山高近百米米,上有席帽、马鞍、龙头诸峰,吴时就为烽火之所。因黄山隔江与靖江孤山遥相对峙,江面最狭处仅三里里,被明朝列为军事要塞地,在江边筑炮台,抵御倭寇。
祝枝山和唐伯虎弃舟登岸,唐伯虎看看,山上山上草木旺盛,花树丛生,就问:“老祝,我看这山也平常,有什么好玩?”
祝枝山笑道:“这里的黄山,能见天堑雄姿、能望一江春水、能寻古景旧址、能尝四时江鲜。山上有一名胜,名曰张睢阳庙,此人是唐代大忠臣,历代都受人敬仰,所以我带你来瞻仰一番。”
唐伯虎一听肃然起敬,说:“张睢阳张巡,孤军守睢阳,挡住叛军,屏障江淮,后来力战而死,深得百姓爱戴!宋代徐钧有诗云:析骸易子守孤城,六万惟馀四百人。
生道杀民民不怨,千年庙食尚如新。张巡殉国时,身首支离,惨不忍睹。唐肃宗诏赐张巡为‘扬州大都督’。邓州、芮城、睢阳三地民众皆招魂葬之,并奉为神灵,此等忠臣烈士不可不拜也!”
祝枝山笑笑,说:“我早已命童子备下祭奠之物,他随后就到,我们且游玩一番。”于是二人拾级登山,先到了晚枫亭。亭柱上刻着一副对联:松接地灵莲花山,寿与天齐晚枫亭。
唐伯虎远眺脚下,滚滚长江奔流不息,渔帆点点,一派祥和。
二人赏玩一番江景,继续登山,又见路旁一座茶亭,竹子建的茶亭里面有木凳、茶壶,还有几个干净地杯子,却看不到人。
祝枝山不问三七二十一,上去端起茶壶斟茶,茶居然还是热的!祝枝山咕噜咕噜喝完一杯茶,对唐伯虎笑道:“小唐接招,以此茶亭出上联: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唐伯虎也斟茶喝,笑道:“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西东。”
祝枝山又出上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到凉亭坐坐。”
唐伯虎对出下联:“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漫将笑语谈谈。”
祝枝山笑笑,登山山顶往下走,直奔睢阳庙。路过一处半山亭,祝枝山眼睛一亮,又出上联:“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唐伯虎对:“贪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祝枝山又出:“君请息肩,老鹰坡上途犹远。”唐伯虎对:“客来解蹬,洗马滩头水正清。”
一路说说笑笑,来到睢阳庙,书童上前摆下祭品,二人跪拜一番,心里肃然。
祝枝山瞻仰了一番张巡像,出了个长联:“无饷又无援,临淮张乐,彭城拥兵,叹偏隅坐困将才,自古英雄千众忌。”
唐伯虎正要对下联,忽然旁边一人接道:“能文斯能武,操笔成章,诵书应口,幸试院近依公庙,至今灵爽牗诸生。”
唐伯虎打量打量此人,个子不高,瘦瘦地,但双目炯炯有神,一身白衣儒装,是个文人雅士。
唐伯虎正要上去答话,祝枝山有意考考此人,又出一联:“男儿死耳复奚言,若论唐室功臣,四百战勋劳,岂输郭李。”那人脱口就对:“父老谈之犹动色,敢吁扬州都督,亿万年魂魄,永奠江淮。”
祝枝山面露惊讶之色,此人才思敏捷,不在唐伯虎之下!这时唐伯虎上去施礼问道:“公子何人?语出不俗也!”
那人笑吟吟地还礼说:“在下徐经,忝居江阴才子,今日游玩到此,不慎打搅了二位地雅兴,幸勿怪罪。”
祝枝山见多识广,一听惊讶地问:“你就是江阴徐经?听闻你受祖父徐颐、父徐元献的影响,自幼酷爱诗书,乐学不倦,读书藏书过万卷!真是幸会!”
徐经笑道:“观先生的长相,怕就是姑苏祝枝山了?身旁这位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唐解元?呵呵,我能够埋头读书,不问俗务,全亏了家里有贤妻杨氏与良母薛氏操持,我才能够埋头于举业,平时足不出闾,目不窥市。”
唐伯虎笑道:“徐兄好眼力,我二人正是唐伯虎与祝枝山,今日闲游到此,真是幸会。听闻徐兄家有‘万卷楼’,藏有大批宋、元两代幸存下来的古籍,其中颇有珍本、孤本?”
徐经笑道:“正是,可惜我家远在江阴城中,两位可有兴趣一游?”
唐伯虎还没答话,祝枝山抢着说:“好啊好啊,我们正愁江阴人生地不熟,没有导游呢,就请徐兄带路?”
徐经大喜,带路下山。来到山脚下,祝枝山远眺长江,出了一联:“胜景重新,舟驰人行通海宇。”徐经对道:“水形依旧,清流淑湍映天然。”
祝枝山微微一笑,继续前行,经过一座“胜水桥”时,遥遥看见香山禅寺,又出上联:“法王历劫不磨,烟雨溯南朝,冠萧粱时四百八十寺。”徐经随即对道:“太子斯文犹在,楼台兴北麓,恚蓉城外卅三又半山。”
唐伯虎也对徐经地急才钦佩不已,三人说说笑笑来到徐家,徐经也不客套,领着二人直奔“万卷楼”。
三人上楼,徐经拿出钥匙开门,得意洋洋地请唐伯虎和祝枝山进去观赏,二人进去一看羡慕不已,果然藏书极丰,非但有各朝地孤本、珍本,还有许多天文地理的书籍,包罗万象!
游览了一番,徐经请二人下楼奉茶,祝枝山摆手道:“不如直接带我们去游玩景观?路上再找茶肆喝茶也不迟么。”
徐经欣然同意,领着二人前往香山禅寺,一路介绍说香山禅寺在江阴东南的顾山之上,山上有香山禅寺、文选楼等建筑,相传南梁时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编纂《文选》,顾山有一半属无锡县境。
路经锦带桥,祝枝山又出上联:“禅房冷静三更月。”徐经对道:“丈室虚明半夜灯。”
祝枝山笑笑,跟着徐经前行,路过十方庵方丈禅室,祝枝山出联:“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徐经对下联:“愿与吾党二三子,称乡里善人。”
沿途经过一片房屋,只听得里面书声琅琅,祝枝山问是什么所在?徐经笑道:“本地文风极盛,这是乡学社,由乡里的富人出资,让贫民子弟也能读上书。这些贫家子弟十分刻苦,读书比富人子弟用功,我也被请去讲学几次,其中不乏聪慧灵秀之辈!”
祝枝山听完,随口出了一联:“芙蓉江上占林泉,解组归来,胜境喜开摩诘画。”徐经对道:“桃李园中宴花月,飞觞歌咏,良游愧乏惠连诗。”
祝枝山又往前走,见路边一座草堂,十分简陋,问这是什么地方?徐经说:“这是本地的一个清官,曾任御史,刚直不阿,弹劾过许多奸臣,老了致仕回乡,却无钱修葺房屋。乡民们感念他的正直,自发捐钱捐物要为他盖新房子,他却只肯盖三间简陋地草堂!”
祝枝山听完喟叹不已,出联道:“头上是青天,几曾见官酷官贪等闲疏放。”徐经随即对道:“眼前皆赤子,何忍将民财民命容易摧残。”
三人笑笑,继续前行,路过江阴县衙,祝枝山出联说:“不生事,不懈审,自然无事。”徐经对:“能教民,能养民,便是亲民。”
经过县衙,又到府学衙门,唐伯虎出联说:“进退一心严,此即是礼门义路。”徐经对道:“文章千古共,果谁能入室升堂。”唐伯虎又出:“文教风行绎自振。”徐经又对:“英才林立礼为罗。”
唐伯虎又出:“邻巷漫园荒,草长莺飞,何处问将军孙子。”
徐经继续对:“敝庐遗泽旧,水流云在,别裁看吏部文章。”
一路游玩一路对联,终于到了香山禅寺。唐伯虎看着大雄宝殿出联:“听风声雨声鱼磬声,声声自在。”徐经对道:“看山色水色花木色,色色皆空。”
祝枝山指着大殿前面放生池说:“香去了无痕,流水一湾延月影。”徐经笑道:“雪消疑有约,春风半岭葬诗魂。”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