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五章 刘伯温几次辞官 朱元璋礼请出仕(2/2)
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等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发动起义,义军头裹红巾,自称红巾军。
韩山童以白莲教主的身份宣称:只要明王出世、弥勒下生,人民就可以翻身,有力吸引了广大民夫,从者如流,很快朝廷震动!
其实乱象早已四起,早在泰定二年,河南息州赵丑厮、郭菩萨起义,提出了“弥勒佛当有天下”的口号,揭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至元三年,又有广东朱光卿、聂秀卿的起义,称“定光佛出世”。同年又有河南棒胡的起义,棒胡烧香聚众,起义者“举弥勒小旗”。
至元四年,彭和尚、周子旺在袁州起义,起义农民五千余人,“背心皆书佛字”。到了至正初,小规模起义、暴动已遍及全国,仅京南一带的起义即达三百余起!
举行起义的农民多是汉人、南人,因此蒙古统治者对汉人、南人更加仇视。元丞相伯颜等人提出了要杀绝汉人张、王、刘、李、赵五姓的主张,同时又重申汉人不得执兵器,不得执寸铁,并且下令北人殴打南人不许还报等。这些禁令的实施,更激发了反抗的火焰。反抗蒙古统治者的各种各样的民谣到处传播。刘福通以“贫极江南,富夸塞北”为号召。当时有人说:“塔儿白,北人是主南是客。塔儿红,南人来做主人翁”。
韩山童出身于白莲教世家,从祖辈开始就秘密组织活动,意图恢复汉族王朝统治。至正十一年,韩山童等事前在黄河底埋下一石人,民工在施工时挖出石人,果然因为挑动黄河,天下造反,元末农民大起义正式爆发。
朝廷震动,急忙调兵谴将镇压,因为事机泄露,韩山童被捕牺牲,其子韩林儿逃至武安,刘福通冲出包围后,重新组织起义力量,一举占领了颍州,又攻下朱皋,在朱皋开仓赈济贫民,从者数十万!义军头裹红巾,人称红巾军。黄河长江两淮之间,民众纷纷响应,到处树起起义的旗帜。
至正十一年爆发的红巾军大起义,主要分为两支,一支起于颍州,领袖是韩山童,刘福通;一支起于蕲、黄,领袖是徐寿辉、彭莹玉(即彭和尚)。
刘伯温虽然没有官职,但是心系天下,一直注意观察局势的变化,看谁将来可以一统天下。
至正十二年七月,徐寿辉攻陷杭州,在攻陷杭州之前,刘伯温洞察先机,已经带着家人回到故乡青田。回到故乡不久,朝廷来了一封公文,因为四处镇压义军,官员不够用,起用刘伯温为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帮助官府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特别是方国珍部。
方国珍身材高大,面色黝黑,体白如瓠,力赛奔马。世代以行船海上贩盐为业,兄弟五人,以此为生。方国珍此人反复无常,几次杀败元军,又几次投降,为朝廷卖命转而攻击义军,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元左丞帖里帖木儿欲招安方国珍,刘伯温认为方氏兄弟是首犯,不诛无以惩后。方国珍却重赂官府,终被招安,并授以官职,反而谴责刘伯温擅作威福。
刘伯温一怒之下辞官还乡,以表对元朝腐败昏聩之不满。至正十四年,元顺帝听信奸臣谗言,把贤相脱脱解职,脱脱统率的白万大军群龙无首,一时四散,很多人都投入红巾军,刘福通的声势日盛!
至正十五年刘福通拥立韩林儿在亳州称帝,改元龙凤,国号大宋,中原各地的红巾军都奉韩林儿为帝!
刘伯温身居乡野,心系天下,静观各路义军,一个叫朱元璋的将领渐渐进入刘伯温的视野。
朱元璋出身于一个贫农家庭,至正十二年参加濠州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至正十四年,他奉命南略定远,招降驴牌寨壮丁三千人,又夜袭元军于横涧山,收精兵两万,随即进占滁州。至正十五年,朱元璋进兵和阳,渡江攻下太平、溧水、溧阳等地。这时,韩林儿在亳州称帝,他接受了韩林儿的官职、封号,军队皆以红巾裹头。朱元璋军纪严明,又知人善任,文士如冯国胜、李善长等都与刘伯温熟识。
朱元璋攻取婺州后,派主簿蔡元刚为使,去招降方国珍。方国珍与属下商量说:“朱元璋号令严明,连战连胜,士气正旺,恐怕不能与他对抗。况且我们的敌人,西有吴,南有闽地的元军虎视眈眈,不如暂且表示顺从,归顺朱元璋,借此作为声援以观其变。”属下纷纷同意,于是方国珍派使者给朱元璋送信,并奉献黄金五十斤,白金五十斤,有花纹的丝织品一百匹。
朱元璋收下礼物,派镇抚孙养浩回访,方国珍请求进献温、台、庆元三郡,并派次子方关作为人质。朱元璋没接受人质,而且给予厚赐,将他送回;又派博士夏煜前去,拜方国珍为福建省平章事,其弟方国瑛为参知政事,方国珉为枢密分院佥事。方国珍名义上奉献三郡,实则心存二心,待夏煜到后,他诈称有病,自言年老不能称职,只接受平章印章及诰命。
朱元璋觉察到这种情况,便写信告诫方国珍说:“我开始认为你是识时务的豪杰,这才命你专制一方。你却居心叵测,想探听我的虚实便派你儿子来,想推却所封官爵则自称年老有病。历来聪明者可转败为功,贤能者可因祸得福,你好好想想吧。”当时方国珍年年修造海船,为元朝漕运张士诚的十多万石粟到京城,元朝因此多次提升方国珍,直到命他为江浙行省左丞相衢国公,分管庆元,方国珍也受之如故;而对朱元璋却以甜言蜜语加以谢绝,分明绝无依附之意,收到朱元璋的信,竟然不打开看!
朱元璋又写信劝说道:“福基于至诚之心,祸生于反复无常,隗嚣、公孙述两人就可作为前车之鉴。大军一出,就不再是用空话可以解救的了。”方国珍技穷了,又装出一副惊慌害怕的样子来谢罪,并进献一匹鞍上饰有黄金宝物的马,朱元璋又没有接受。
当红巾军正在和元军主力进行艰苦斗争的时候,朱元璋开始独树一帜,逐渐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勇猛善战的常遇春、胡大海都来投奔他。至正十六年朱元璋占领集庆路(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从红巾军各部中脱颖而出,引起刘伯温的关注。
朱元璋攻下应天后,以应天为根本,不断向外扩充其势力。这时,在他北面是韩林儿、刘福通部,西面是徐寿辉部,东面是张士诚部,惟有皖南、浙东一部分地区驻守的元兵势力较弱。于是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胡大海分别攻占宁国、徽州、池州等地,第二年又亲自率兵攻克婺州。至正十九年继续攻占衢州、处州,皖南以及浙东的东南部地区,势力日益壮大。地盘扩展后,朱元璋野心勃勃,一心一意要逐鹿中原,但是苦于勇将不缺,缺乏坐筹帷幄的军师。
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大肆网罗人才,罗致了宋濂、叶琛、章溢等人,这些人一致向朱元璋举荐刘伯温,于是朱元璋派人送来礼物和书信,请刘伯温出仕相助。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