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六章 井底惊现被分尸 抽丝剥茧审凶疑(1/2)
狄仁杰上任不久,连破几案,轰动并州,威望日增。
过了月余,狄仁杰晚上正在家中静坐读书,忽然同府法曹郑崇质眼泪汪汪地来辞行。
狄仁杰惊讶地问他要去哪里?郑崇质叹息道:“上峰差遣,说朝廷调任我去凉州做法曹,身不由己,只好来向大人辞行,明日就要走了。”
狄仁杰惊叹道:“您的母亲年老多病,怎堪车马劳顿?凉州远在千里之外,若是令堂随行,很可能就死在路上了!若不随行,留在家里何人照料?你且回去,等我去见并州长史请命!”
郑崇质连忙拜谢,转身回家了,狄仁杰立刻上马,骑到长史府求见。
长史蔺仁基吃完晚饭准备睡觉,一听狄仁杰求见,连忙召见。
狄仁杰说明来意,长史蔺仁基为难地说:“我也知道郑崇质家里的情况,郑崇质本人身体也不太好,可是朝廷下了调令,我一个小小的长史怎敢违抗?”
狄仁杰毅然说:“大人,既然朝廷非要派人去凉州,我年轻力壮,愿代郑崇质前往凉州!”
蔺仁基慨叹道:“不想你年纪轻轻,竟然这等侠义!你且回去,等我表奏朝廷,请朝廷另派他人前往凉州赴任!”
十日后,蔺仁基召见狄仁杰和郑崇质,告知朝廷允准,另派他人去凉州赴任。
并州司马李孝廉,向来与蔺仁基不睦,听说这个消息后大为感动,主动与长史蔺仁基修好。
狄仁杰深获众望,很快又有人找上大堂告状。狄仁杰细看状纸,告状的人叫丁生茂,是个药铺掌柜,告儿子忤逆不孝!
并州城的十字街边有一家丁记药铺,生意总是不温不火的,也发不了财,也能填饱肚子。老板丁生茂倒是个乐观的人,每当有人说起他家生意一般,丁生茂总是笑笑说:“我家生意不好也是好事,说明乡亲们生病少啊。”遇到穷人没钱抓药的,丁生茂往往只收些本钱,或者干脆把药送给穷人,所以人们都说丁生茂是个善人!
今年夏天的一个中午,丁生茂正在店里看医书,忽然听到外面传来“扑通”一声响。他急忙走出店铺一看,只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外乡汉子倒在地上,昏厥了过去。
丁生茂连忙喊来伙计,把他抬进店里,只见他面色发白,呼吸急促,满头冷汗;丁生茂一搭脉,脉象很乱,明显就是中暑了。他连忙给汉子服了些解暑汤药,又用冷毛巾给他敷在额头。
过了一会,那汉子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缓缓地睁开了眼睛;他睁开眼就闻到一股药香,顿时明白是丁生茂救了他,连忙要起来拜谢。
丁生茂连忙按住他,让他好生静养,就住在店铺里休息几天,等身体复原了再走。
攀谈之下,那汉子自称叫单竹笙,京城人,做些布匹生意;这次出来讨账,走得急了,又碰上天气炎热,才中了暑,亏得被丁生茂救了,不然后果难料!
单竹笙也懂些医术,和丁生茂二人聊得投机,就结拜了兄弟。单竹笙年轻,为弟;丁生茂年长,为兄。
过了两天,单竹笙看着丁生茂店里的生意很冷清,就对丁生茂说:“哥哥你这生意做得不怎么样,怎不想想办法?”丁生茂旧话重提,说:“我家生意不好也是好事,说明乡亲们生病少啊。”单竹笙却摇了摇头,说:“不是这么个理儿,我懂些风水,待我助你一臂之力!你生意做好了,手上钱多了,才能舍药,才能更好地给乡亲们治病。”
丁生茂听了也有道理,只好由他。
丁生茂在店里店外转了几圈,然后指着店前面的一块空地说:“大哥,你在这里打个井吧,保你会转运!”
丁生茂言听计从,掏出银子,请来打井师傅,在那块空地上打起井来。单竹笙说还要赶去他处讨账,说完就告辞了。
一个月后,水井打好了,里面的井水甘甜清冽,是并州城里难得的好水!
丁生茂的大儿子丁明荣高兴坏了,对丁生茂说:“爹,赶紧请几个泥瓦匠,砌道矮墙,把这口井圈起来,咱甭开药铺了,光卖水就能发财了。”
丁生茂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这井里的水一滴都不许卖!”丁明荣迷惑不解地问:“咱们花了一百多两银子,就为了请大伙儿白用水?”丁生茂点点头,什么话都没说。
井水清甜好喝,还不收钱,半个并州城的人都到这里打水。丁生茂为了乡亲们打水方便,又置办了辘轳等物件,还在井台边放置了两长长凳,供打水的人休憩。对此,丁明荣只能撇撇嘴,目前还是父亲当家,他说啥丁生茂也不听,看看络绎不绝来打水的人,丁明荣心疼不已。
说来也怪,水井挖好之后,丁家药铺的生意渐渐兴隆起来,不光是附近的乡亲、老主顾,连城外的乡民,甚至外县的人,都到丁家药铺来买药。丁明荣见到天天有不少银子进账,心里乐坏了,井水的事就暂时放到了一边。
过了几天,丁生茂忽然接到了单竹笙的信,说是分别以后,相当挂念,很想和他一叙;无奈事务繁忙,脱不开身,请他前去京城,一来可以叙旧,二来可以逛逛京城、赏赏景。丁生茂也很想到京城去开开眼界,于是把药铺交给儿子打理,动身去了京城。
丁生茂一走,丁明荣顿时来了劲,他先雇来泥瓦匠砌了一道矮墙把水井圈起来,派伙计看守,每个前来打水的人收一个铜板!
打水的乡亲们乱哄哄地嚷嚷,丁明荣站出来说:“我家打这口井花了一百多两银子,不收你们钱,这笔账怎么算?我家凭啥白白扔钱?你们不掏钱,又想白喝水,哪有这样的好事儿?只收一个铜板,这算是最便宜的啦!”
乡亲们面面相觑,一时无言以对。没带钱的乡亲有的回去取钱了,有的就去城外的河里打水。带了钱的乡亲就按丁明荣的吩咐,把铜板放到一个篓子里。到了晚上,丁明荣抱过篓子一看,竟然有半篓子的钱,这可比卖药赚得多呀!他不禁兴奋得心花怒放,心想老爹要是早听自己的话,不知道收进多少钱了。
但是一个月后,丁明荣就发现不对劲了,来打水的人越来越少了,来抓药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而且还在逐渐减少。
三日后,打水的人也没了,买药的人也没了,从早到晚门可罗雀了!
丁明荣心知,照这么下去,这药铺可要关门了!他想不通是为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忙写信派人送进京城,向父亲求助。
父亲一时半会地赶不回来,却有个孩子到丁家药铺里抓药。药铺里的伙计正给他称着,一个中年妇女忽然跑过来,劈手就给了孩子一巴掌,怒骂道:“我不是让你到养生堂去抓药吗?就知道你偷懒耍心眼儿。亏得我跟你着来了,快走!”
中年妇女拉着孩子就要走,丁明荣急忙上去拦住她问:“嫂子,你也是咱家的老主顾了,你就跟我说句实话,你为啥不到我的铺子里抓药了?养生堂离咱这里可远呢。”
那中年妇女说:“别怪我们不来抓药,你家药不顶用。”
丁明荣惊得跳了起来,说:“我家药不顶用?我家药还是最近进的,一直都顶用,现在怎么会不顶用了?”
中年妇女白了他一眼说:“为啥不顶用了,你心里最清楚,别问我。你快让开,别耽误我抓药了!”说完拉着孩子就走了,留下丁明荣在那里发愣。
丁明荣十分奇怪,现在家的药材一直管用,可以说是药到病除,怎么突然就没用了呢?丁明荣到几个老郎中家里去拜访,请教这件事,老郎中们都不信,都说丁家的药材一直管用的,可以说是药到病除!
丁明荣百思不解,又找了几个老主顾问,大家众口一词地说,就是他家的药没以前顶用了,这才换了另外一家药铺买药。丁明荣又亲自到库房去查看,那些药材保管得很好,没有丝毫问题。可怎么就不顶用了呢?
过了十日,丁生茂接到家信,日夜兼程,从京城长安赶了回来。
一回到家里,丁生茂就命伙计们拆掉了围住井的矮墙,并贴出告示,告诉乡亲们,这口井仍然为公井,谁爱打水谁打,分文不取。安排好这些,他把丁明荣叫到跟前,说:“这口井若是公井,就是咱家的财源;若是私井,就是咱家的克星。”
丁明荣愕然地睁大了眼睛,迷惑地问道:“父亲,为什么?”
丁生茂说:“我接到你的信后,也是万分着急,马上就向单竹笙辞行。单竹笙问我出了什么事?我就把你写的信给他看了,单竹笙看后微微一笑,说若是他猜得不错,必定是丁明荣为钱所惑,把公井变成了私井,断了丁家的财路。我也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连忙讨教。单竹笙这才说,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附近的乡亲们若是喝惯了我家井里的水,再喝别处的水就会水土不服。喝了我家的水,再吃我家的井水熬出的药,自然是十分妥帖,没有不适感,还利于治病。但我家卖水以后,乡亲们去别处打水了,再吃别处的水熬出来的我家药,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甭说治病了,反而会出现其他不适感。于是呢,乡亲们就会认为是我家的药不好,却不会想到是水的缘由。”
丁明荣呆若木鸡地说不出话来,丁生茂嘱咐他,明日找几个人,把井再挖深一些,让井水足够大家饮用。
丁明荣依言照办,等黄昏时分前来打水的人少了,才吩咐工匠动手,谁知工匠用绳子拴着腰爬到井下去挖,刚挖了不久,忽然井下传来惨叫声!
其他工匠急忙把他拉上来,那个下井的工匠脸色煞白,半天才说出话来,说挖井的时候,井水里浮上来一条人腿!
这下工匠们都吓坏了,纷纷请来东家丁生茂,丁生茂不信邪,亲自动手,用吊桶放下井底去捞,竟然陆陆续续捞上来八块残肢,除了没有脑袋,分别有双臂、双腿和四段肢解后的尸身!于是丁生茂急忙来衙门报案!
狄仁杰听完,也是愣了半天,想不到井底下竟然有人埋尸,还分成了八段,这是大卸八块的手法,这得有多大的仇恨?于是立刻带上衙役和仵作前往水井察看。
现场有许多人在围观,都躲得远远地看,没人敢靠近。
仵作上前,把尸体拼凑成人形,显然是一个中年男子,只是没有头颅,看不出身份。
狄仁杰仔细打量了一会,把仵作喊道一边说:“我看这死尸的衣着,似乎不是本地人的装扮,倒像是长安人!你说是也不是?”
仵作点点头说:“我看也是长安人的装扮,只是死尸无头,长安城又那么大,去哪里找线索?”
狄仁杰沉吟良久,忽然眼睛一亮,笑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有主意了。”
说完狄仁杰命仵作把尸块先运回衙门,然后劝乡亲们散去,自己来到丁生茂的药铺里。
丁生茂急忙行礼让座,命儿子丁明荣奉茶,丁明荣愁眉苦脸地上了一杯茶。
狄仁杰笑道:“丁公子,我知道你为什么发愁,甘甜的水井里发现了尸块,自然没有人再去打水饮用,你怕影响你家生意对不?”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