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强攻三山,奇袭秣陵关(1/2)
北京城里,多尔衮对江南战局极为重视,调兵遣将,周密部署,连着忙了好几天,该下的命令都下了,该派的兵也都派了,却还是觉得放心不下。↑dǐng
这一仗,真的是赢得起输不起……
他没有去过江南,对那里的人文地理没有直观的认识,所有的决策都是对着地图做出来的,其实就是纸上谈兵,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最让他担心的是,现在谭泰在衢州,孔有德在武昌、济尔哈朗在徐州,南京方面却没有一员足够分量的大将坐镇,至于江南提督张天禄嚒,领兵打仗的本事充其量只能算作二流,未必是汪克凡的对手。
在最近送来的一份奏折中,张天禄提出一个作战计划,准备在宁镇山区和楚军进行决战。多尔衮把这份奏折来回看了三遍,又对着地图仔细研究一番,没有看出什么问题,以他多年戎马生涯的经验来看,这个作战计划应该是可行的。
但他还是不放心,又把洪承畴召来垂询。
当年多铎攻占南京后班师回朝,洪承畴就出任江南总督,在南京镇守三年,对当地的情况非常熟悉,看完张天禄的奏折之后,微笑着diǎn了diǎn头。
“恭贺皇父摄政王,又得一良将。依老臣来看,张天禄之策可行,此战胜机在五五之数,却绝无战败之虞,若是汪贼执迷不悟,张天禄或许可以为朝廷立下一份大功。”
“噢?亨九先生(洪承畴号亨九)这么确定么?”
“皇父摄政王请看……”洪承畴把多尔衮引到地图前,为他仔细讲解宁镇山区的地形地理。
宁镇山脉,是后世的一个地质学名词。顾名思义,就是位于江宁和镇江一带的一条山脉。
这是一片典型的丘陵低山。因为山太低,称为一座山脉其实有些勉强。
海拔448米的紫金山就是她的最高峰(请注意。这还是海拔高度),其他的大多数山峰都在200多米到300多米之间,不但和中西部的大山没法比,就是和皖南山区1000多米的黄山、天目山相比,宁镇山脉也只是一片不起眼的小山丘。
都是些三四百米,坡度平缓的小山,所以宁镇山区一带没有绝对的天险,也没有那种四面都是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条狭窄通道的凶险地形。秣陵关、大胜关这些关口也远远谈不上险要,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仙霞关肯定没法相提并论……但是话说回来了,宁镇山脉虽然山不高,但在一马平川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非常难得的一道天然屏障,对南京和整个江南地区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这一片丘陵山区共有400多个大小山丘,南北高中间低,地势形同马鞍,东侧是茅山。西侧是横山,大多数山丘上都植被茂盛,遍布树林和竹林……在冷兵器战争时期,这种地形既不利于大军结阵而战。又会给后勤运输带来极大的压力,所以想要进攻南京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其他的方向。比如顺着长江岸边进攻大胜关,而尽量避开这片山区。
总而言之。宁镇山区对明清两军都不是一个理想的战场,但相对而言。对困在山区里的明军更加不利。这就像野兽掉进了陷阱,猎人肯定不敢跟着跳进去,但可以站在陷阱外面,封死野兽逃跑的退路,然后慢慢收拾它……张天禄就是这么个打算。
“张天禄只要夺取秣陵关,汪贼就会被困在宁镇诸山之间,山间道路崎岖狭窄,大军调动救援不便,汪贼所部分守句容、溧水等县,想要夺回秣陵关并不容易。待其粮尽兵疲之后,再从南京城派一支精兵出涥化镇,以水师顺秦淮河逆流而上,水陆并进就可直入汪贼腹地,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洪承畴的思路和张天禄基本一致,只是分析得更为透彻。
多尔衮diǎndiǎn头,又提出一个问题:“此计虽好,只怕汪贼狡诈多计,所部人马又极为勇悍,张天禄若是守不住秣陵关,反而为敌所乘,再好的计策也使不出来。”
“这个倒不必担心。”洪承畴笑着说道:“宁镇之间山岭连绵,又兼林木茂盛,张天禄只要如他所言能够持重进兵,再防住汪贼火攻,就可立于不败之地。退一步说,就算张天禄受挫于秣陵关,汪贼大不了退回当涂,却别想攻下南京……”
冷兵器战争讲究结阵而战,宁镇山区里大部队无法展开,汪克凡兵多将勇又有什么用?他几万人马缩在山区里,想要杀出宁镇山区,可以选择的出路就那么几条,清军只要做好准备,用有限的兵力就能把他堵住。
“嗯……,看来汪贼走投无路之下,早晚还要东窜,可惜江南刚刚平定,又要遭到他的涂炭,今明两年的赋税还得免了。”多尔衮的脑子里已经勾勒出了整个战役进程,张天禄夺取秣陵关后,楚军肯定要回头猛攻,试图打通和当涂的联系,只要张天禄和刘弘遇能够dǐng住,等到各路援兵相继赶到后,汪克凡就只好向东逃窜。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