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柴绍的悲哀(1/2)
+
一个明媚的日子里,杨玄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叛逆的想法,虽然他的叛逆期来得有些晚,但是没有关系,能够为自己的梦想叛逆一回,杨玄感这一辈子没有白过。
于是,他站在漕船上老手一挥,眼皮胡乱跳动,漕船随着暗流摇晃着自己的屁股,原来它跟他是一伙的。杨玄感王八之气一照,漕船上数千船员如着了迷一样,都高举双手,喊着:打倒昏君,吃酒喝肉。
也许他们的声音感动了大运河河内骚包的河神,漕船行进中没有遇到任何阻拦,顺利混到了大隋国都,长安。长安是个美丽的地方,是个让隋炀帝沉醉的地方,皇宫内,宇文述和裴拒表演着双簧,逗得隋炀帝连连贱笑,年老的杨广要求真的不高,他只要有人玩就行。
如果当时医疗设备和医学有现在发达的话,那些太医们一定会果断地齐说:“陛下得了老年痴呆症,请陛下注意记忆力。”可惜他们不懂,只要杨广不昏,不病,那么谁都不能说杨广不行了,杨广行不行?有点邪恶了!
到了长安,杨玄感的激情却瞬间消失了,起义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简单,他的脑海里一直有个声音告诉他,现在还不是时候,他需要忍忍。他站在船上偷偷地瞄了一眼长安,心痛地吐了一口水,隋炀帝信任他,把漕运的权利全部交给了他,他怎么能够忘恩负义呢?
杨玄感身后的民夫都骨瘦如柴,每年逐增的劳役榨干了他们的身躯,他们会感到可悲,但从没有想到反叛,因为那是要杀头的,这样至少不会丢命。他们的世界很简单,却有一天,他们的管理者说可以反抗,他们就相信了,有了出头鸟,就会有一群鸟跟着起飞。
退回去的路上杨玄感遇见了一个自以为聪明的人,那就是有点山羊胡子的李密,李密有一张极能忽悠别人的嘴,他告诉杨玄感,现在是起义的最好的时机,因为隋炀帝的军队在很远的地方打仗,能不能回来还是个问题,他又给杨玄感带来了三个进攻路线,既上中下三计策,上只取长安,中稳扎稳打,下圈着世家,本地发展。
杨玄感可能是被李密的真挚感动了,抱着李密说,兄弟,我们反了,那就反了。李密一直在寻找机会,他以为自己有诸葛亮的智慧,也能有刘备那样的运气,教唆杨玄感造反,是因为他要有探水深的石头,反正最后死的又不是他。
但是李密缺少了刘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技能,哭,不会哭的李密是达不到刘备那个高度的。杨玄感有了军师,然后带着几千名船夫和几千民流民,在中原反了,他要起义,他一定能够当皇帝。
其实在杨玄感前面有几个有兵的人反了,但是当时隋朝国力还是不错的,所以那些小打小闹在小时间段内被镇压了,可惜他们能够做出那一步,有志者,事却不能成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