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八度血色,托尔斯泰(2/2)
托尔斯泰曾经说道:“许多人都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為世界上所有人都自有一套独特且明确的特质。像似精力旺盛、冷漠无情等等的。
但是人类并非如此人就像河流每一条河流都是时宽时窄、时急时缓、时清时浊、时冷时暖。人类亦如是。
每一个人体内都蕴藏了所有的人性,有时是这点显现出来,有时是另一点。更不用说一个人常常会有反常的时候,但他依然是他。”
难怪托尔斯泰是以小说家出名為主,就算在不同情境中会有不同的反应。但质不同的人的反应或反射还是不变的。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语: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
托尔斯泰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托尔斯泰小时候双亲即去世,是由亲戚抚养长大的。1844年他进入喀山大学学习法律与东方语言,但是从未取得学位。
1847年他中断学习回到亚斯纳亚-博利尔纳。庄园「晴园」,希望经营「晴园」同时自行安排学业。
他给贫苦农民送茅草,但随后就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的社交场所中,终於欠下了一大笔赌债。
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一共前往高加索当兵。此时他可以尝试写作,对自己的行為进行分析。
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透过小主人翁单纯的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位聪颖、敏感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
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钦佩。
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
这段时间他继续分析自己的成长歷程,写成了《少年》和《青年》成為研究他思想成长的重要资料。
并将自己的战争经歷写成《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发表之后很受欢迎,他开始在学界小有名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都对他抱有很高希望。
1855年11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队回到圣彼得堡,这一段时间他很矛盾,他重新投入娱乐圈子,酗酒好赌,而同时他自己又清楚的觉得不能再如此,并对别人类似的行為大加挞伐。这种偏激的个性使得他很快不被学圈子所容。
最典型的就是他与屠格涅夫。屠格涅夫性情温和,使托尔斯泰对他抱有一种父辈的感情,非常讚赏他的天赋,希望他不要虚度光阴,认為如果他不浪费自己的天才的话将比任何人都有成就。
青年的托尔斯泰有时候和对方相处很好,但是也常发生激烈的争吵,最终导致两人1861年的长达17年的决裂,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屠格涅夫令人厌烦。他才华横溢,但他就像一个依靠管道送水的喷泉,你始终担心他会很快断水枯竭。」
1857年游歷西欧,写短篇小说《琉森》。
1863年托尔斯泰发表了中篇小说《哥萨克》,这是他早期创作的总结提出自己贵族平民化的观点。
1873年到1877年,托尔斯泰完成了另一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称「《安娜卡列尼娜》是欧洲坛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与之相媲美的、白璧无瑕的艺术珍品。作者人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
1879年他在《懺悔录》中写道:「我有一些困惑的时候。生活停顿下来了,彷彿自己不知道该怎样生活,或该做些什麼;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人也变得忧鬱了」。
1889年开始撰写《復活》,十年后完稿,男主人公聂赫留道夫知道玛斯洛娃是当年他诱姦的对象时,灵魂被深深震动了,他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来赎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