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南匈奴(1/2)
当初南匈奴单于羌渠是怎么死的?
就是因为羌渠乃是亲汉派,匈奴部民担心单于听从朝廷安排无限征发他们,害怕自己死在外地,于是就造了单于的反,将他杀了。
羌渠死后,已是天下大乱的前夕,其子于扶罗与呼厨泉相继担任单于。尤其是于扶罗,在董卓之乱后还曾经出兵帮助汉献帝从长安东归。
当初曹操将单于呼厨泉扣押在邺城,待以国宾之礼。派遣右贤王去卑回去监国,并且将匈奴分为五部。对于曹操的这一措施,匈奴不是没有过反抗。【注1】
呼厨泉死在邺城,去卑也在三十多年前去世。当此之时,司马氏与曹氏相争,代理左部帅的刘豹趁机将匈奴并为一部。
等到司马师专权用事后,重新将匈奴切割为左中右三部。刘豹只是左部帅,单于羌渠的儿子、也即是于扶罗和呼厨泉的弟弟刘宣,成为右部帅。中部匈奴则是从刘豹所部中析出的叛胡,以呼厨泉之子刘猛为中部帅。
这一次刘豹统一南匈奴的企图,可以说被司马师迎头一棒打了回去。统一匈奴之事,终其一生不敢再提。
他不提,不代表匈奴之中没人提。
秃发树机能在凉州发动叛乱时,在万斛堆击杀秦州刺史胡烈,导致关中震动。中部帅刘猛趁机率部叛逃出塞,朝廷以胡奋为监军,数月即平定叛乱。【注2】
刘猛死后,朝廷考虑到当初去卑监国劳苦功高,完美执行了朝廷的政策,但由于其与匈奴王族挛鞮氏关系已远,其子并没有继承他的地位。便让其子刘训兜接替了刘猛的部众。【注3】
当初南匈奴内附,乃是因为草原大旱,赤地千里。匈奴牛马羊群冻饿而死不计其数。加上匈奴诸部之间为了争夺生存资源而导致的内讧,才让他们不得不放下“天之骄子”的骄傲,臣服于后汉。这个时候,南匈奴余部仅剩下五千余落。
一群有着相近的血缘或者利益关系的人组合在一起,称为“部”。一群直系血亲聚集在一个帐篷里,称为“落”。哪怕一落有二十口人,南匈奴此时也不过只有十万人罢了。
南匈奴虽然需要不断为汉庭打仗,但不可否认,内附的决定让他们的部族得以传承。等到曹操分匈奴为五部的时候,五部匈奴已经有部民近三万落。
虽然部落获得了发展,但无论承认与否,那个曾经与大汉争雄的匈奴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实就是,匈奴就是寄人篱下,只能任人宰割。
在这种情况下,极力汉化,早日融入汉人之中,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比如说单于羌渠之子刘宣,作为南匈奴硕果仅存的耆老,早在后东汉末期便拜大儒孙炎为师。
那孙炎师出郑玄,乃是当代学术正宗,号为“东州大儒”。即便孙氏门下人才济济,刘宣亦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再比如刘渊,从小便拜上党人崔游为师,学习《毛诗》、《京氏易》和《马氏尚书》,尤其喜欢《左氏春秋》和《孙子兵法》。他的学问,比很多出身世家名门的子弟都要高上太多。再加上他猿臂善射,天生具有匈奴尚武之风,可以说是姿兼文武,也难怪连王浑王济父子以及祁侯李憙,都对之倾心不已。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王浑父子出身太原,祁侯李憙乃是上党人,与被安顿在并州的刘渊算是半个老乡。但假如刘渊本领不济,以这些高官大族的高傲,哪怕是同族之人,亦未必看得上,又怎么可能会将一个区区异族放在眼里?
就说王济王武子吧,其父王浑乃是长子,二叔叫王深、三叔叫王湛。王湛因为是幼子,年纪与王济相仿。由于他从小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一向被人看做是傻子。对于这个幼叔,王济从来不拿正眼相看。
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张韬母亲刘氏在他很小的时候曾经将他抱在怀中,担心这个幼子会得到与王湛同样的遭遇,便将王氏叔侄之间的事情讲说给襁褓中的幼子听。她只是出于担忧,用故事哄儿子入睡,以为儿子太小不会懂,哪里知道早已经被儿子听了去。
如今天下一统,鉴于当初刘猛的叛乱,朝廷重新将匈奴分割为五部。除了左部以外,其它四部分别为刘涂担任右部帅,刘训兜担任中部帅,刘宣由右部帅改任北部帅,刘威担任南部帅。
刘涂与刘训兜均是去卑之子,刘威乃是刘猛之弟。虽然刘猛叛变,刘威毕竟乃是单于呼厨泉之子,在匈奴部众中威望不低。只是作为惩罚,南部匈奴也是五部中实力最小的。
在场之人除了郭奕刘舆、王济刘渊等人之外,还有中护军羊琇、弘农杨氏的杨珧,以及扶风王世子司马颀、高密王世子司马越、琅琊王司马伷之子司马繇等皇族子弟。
张韬甚至在众人之中看到了归命侯孙皓的身影,毕竟当初在东阳门外,他钻在人群之中看得并不真切,所以也就不敢肯定。
听着父亲的不断介绍,张韬心里清楚,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很高,所以在介绍众人时,往往将此人生平重点讲出。侃侃而谈中,他再一次感到了父亲记忆力的可怖。这些人的家世、生平、人品、轶事、风评以及姻亲关系,无不手到拈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