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竹林七贤”中阮咸的年龄(2/2)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晋书》中叔侄同传,“咸字仲容。父熙,武都太守。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后世之所以认为阮咸生卒年不详,乃是因为其本传中没有关于年龄的具体记载,甚至连蛛丝马迹都没有。
其实吧,是有的。
下面本扑说一说具体的考据过程,错误之处还请各位赐教:
1、七人中嵇康死的最早,取嵇康死时为公元262年,以其年阮咸下限束发之年,也即是15岁算。阮咸生年不会晚于公元248年,下限确定,上限暂且存疑。
2、阮咸有两个儿子,阮瞻与阮孚。
阮瞻:“永嘉中,为太子舍人……后岁余,病卒于仓垣,时年三十。《晋书》”,永嘉是晋怀帝的年号,为公元307—311,以此推算,阮瞻出生时间当在278-282年。
阮孚:“咸和初,拜丹阴尹。时太后临朝,政出舅族……会广州刺史刘顗卒,遂苦求出。王导等以孚疏放,非京尹才,乃除都督交、广、宁三州军事、镇南将军、领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未至镇,卒,年四十九。”
咸和是东晋成帝司马衍的第一个年号,为326-334年,共八年。咸和初,则推测其年不晚于咸和四年,即330年。以330年阮孚去世其年49岁,推测其当出生于太康三年,也即是282年。与上面推测的阮瞻出生时间是符合的。
3、若阮咸年龄大于王戎,取其数大于1,王戎出生于234年,取阮咸生年为233,则生阮瞻时,其年已46岁。生阮孚时,年已50,明显与常理不符。若是大过五六岁甚至更多,则其生子时过55甚至60,实在难以想象。
若取下限248年,则其生子时三十出头,这就正常多了。
由以上可知,阮咸出生年大致可确定为233-248年,其误差为十五年,且偏向于晚。
再继续考证下去:
《资治通鉴·晋纪四》:王澄及阮咸、咸从子修、泰山胡毋辅之、陈国谢鲲、城阳王夷、新蔡毕卓,皆以任放为达,至于醉狂裸体,不以为非。
这条记载说,阮咸与王澄、侄子阮修、胡毋辅之、谢鲲、王夷、毕卓性格都比较放达,没事就开party,喝多了就脱裤子耍流氓,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其实这条资料很关键,因为其中谢鲲出生于太康二年,也即是本书故事线当前的时间——公元281年。谢鲲若是想参与party狂歌烂醉,怎么说也要到十五岁,那就是296年的时候了。
若是以阮咸出生于233年,其年已64岁,很难想象一个半死的糟老头子与年轻人一起耍流氓。即便真心旷达,见到年轻人的生殖器,而今自己顺风尿一鞋,他还不会觉得惭愧么?
所以基本上可以确定,“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是阮咸,不是王戎。阮咸的生年,当在248年往前浮动四五年,卒年,当在296年至赵王司马伦叛乱前,也即是300年。
综合概括便是:阮咸,生卒年243-300,活了不到六十岁。本书中阮咸的年纪,亦以此为准。
至于某些专家学者考证说“竹林七贤”于正始年间(240-249)游于竹林,本扑是不认同的。说阮咸年龄比王戎大,未必不是受到这一说法的束缚。实际上是把这七人捆绑了。可以肯定的是,竹林七贤之间的交游,非止一年,亦非一地。乃是后人总而概括之语。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