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墓中传奇(2/2)
李无欲回到祖庭,率领道众,开垦土地,建筑观舍,使祖庭得到一次较大规模的复兴。
在此期间,奉全真教为国教,知集贤院道教事,重阳宫为全国道教总提点、天下督道院,统领天下道教士。经过“南北合宗”,成为全真教“一统天下”。
其发展达到:东尽海,南薄汉淮,西北历广漠”,“黄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声焰隆盛,鼓动海岳。
此时的重阳宫,甘水翼之如双龙盘护,殿堂巍巍,参差棋布,竹林环绕,古木森森。
宫域东至涝河有陂头之玄真观;西至白马河;甫抵终南山有望仙坪之集仙观、白龙沟之玉阳观;北临渭水有临渭庵。殿堂楼阁达5048间,住道士近万名,其间,高道云集,盛况空前。1251年,重阳宫增修筠溪道院、遇仙宫等建筑。
元末,全真教上层出现了“末流之贵盛”的腐化现象,教务随之退步,渐显出人才凋零的景象。入明以后,明王朝对全真教采取了抑制的政策,由于全真教的逐渐失势,重阳宫亦由盛而衰。昔日恢宏的宫殿经历风雨沧桑,而变成一座破落的古道观。
到清代,经明末清初之战乱“垣墉崩塌,殿宇倾颓,野居而露处”于乾隆年间,“镇堡士庶而修葺之”。此次维修“苦于盛极难继”而“以小就”,使其“尚留遗迹之守”。直到建国前夕,重阳宫仅残存老君殿、灵宫殿、祖师殿三座建筑和“五塔坟”、“祖师墓”及散落于庙宇遗址的碑石。
今日重阳宫,占地面积53亩,殿堂楼舍百余间,常住道士十多人。
历史上每年正月初九为纪念重阳祖师所立的重阳宫庙会,也是祖庵古镇的古会,俗称“上九会”。庙会祭祀活动从大年初一凌晨去重阳宫抢头柱香,祭祀重阳祖师开始直到元宵节。期间,重阳宫正门大开,道士、居士忙于其间,四方民众前来烧香许愿,放鞭炮还愿者络绎不绝。伴之古镇春节锣鼓会,元宵节灯市、灯会,亲友拜年会等热闹异常,盛会空前,一直流传到今。
自金大定十二年,丹阳等搬祖师遗蜕安葬于师庵故地,至今已800余年。
重阳墓座北面南,青砖墓冢。
墓门刻一联:九转神丹就;一灵真性存。
重阳祖师墓,基高1.5米。据当地老人回忆,墓地面积150平方米。
1958年祖庵生产队兴修水利时在重阳祖师殿基址处1米深处挖出寿函一具,当时用大粗麻绳套在石棺盖上用拖拉机向西拉,因太重只拉开一条缝,绳子就断了,被重阳宫道士殷晴宽阻止,后八仙庵道协同公社又将重阳寿函用土掩埋。
1967年春,祖庵梁庄又将王重阳墓挖开。墓内青石砌壁,中有石棺,长2米,宽1.22米,高0.96米,盖厚0.3米,石棺下周围雕有龙。棺内安放木刻重阳祖师像及遗骨,存方砖两块,上刻“重阳祖师压骨在此”,修建重阳宫时遗失。
寿函撬开,函内用黄色绸缎包一木棺,棺内用绿色被包着王重阳遗体,其头枕右臂朝西面南,当时黄袍道帽,容貌胡子完好可观,但见风后化灰。遗体的头部胸部是用木架子固定着,发髻上有一对金环,公社以30元钱卖给周至银行,后来将木架子挂在银杏树上,遗骨散放棺外,后道人又将遗骨埋于竹园。几天后有人用炸药将寿函炸烂,运往公社门前垒桥基。现仅存盖,翻放在银杏树东边,碑林内的重阳画像碑原在此处。
</br>
</br>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