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断风水(1/2)
四人对照着卡片上的图画及诗句,似懂非懂,但看到手中的礼品,方才的不悦似乎不由自主地消退了许多。
王一清是收藏行家,他看此玉老旧、手感沉重、外表软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浆滋润,便知是稀世珍品。
他侧过脸对元玄子用商量的口气说:“是不是太贵重了,这不合适吧?”
女道士不等元玄子说话,赶忙回道:
“仙人佩玉,佛家挂金。自古如此,不必推辞。”
王一清审视地盯着元玄子,他以为这是元玄子的刻意安排,见元玄子并无异样表情,他渐渐放下心来,转而目不转睛地怜惜地看着和田脂玉,对黄强指点道:
“你看这包浆,这刀工,再看这灰皮,这泌色,真是上乘啊。”
他啧啧地赞叹不已。
“王局,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您给讲讲什么是包浆?还有那什么工什么色的,我们也跟着长点见识啊。”
黄强把头凑过去仔细端详,但也端详不出包浆是在哪儿。
王一清点点头,说:
“记得有一位朋友,当年初涉古玩,经人介绍,在某著名的败家子手中买到一批古印,他竟一律用细砂皮将包浆磨去,至今成为圈子里的笑柄。
什么是包浆?
包浆就是岁月的痕迹。
玉石在自然界历经千万年的地火冶炼、地理挤压、雷电击打、土壤侵染、水砂侵蚀、风霜磨砺等种种必然和偶然的自然考验而蚀刻的天然痕迹,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皮,造就了玉石的天然原始包浆。
它滑熟厚重,幽光沉静,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
恰恰与刚出炉的新货那种刺目的贼光,浮躁的色调,干涩的肌理相对照。
包浆既是一种物质化的膜,更是一种柔和内敛的韶华,它古朴、苍老、稳定、成熟的气质使人产生鉴证历史的灵感。
不只玉器、瓷器、石器、木器、铜器、牙雕等有包浆,连书画碑拓等薄如蝉翼的纸绢制品在内行人眼里也统统有包浆。
包浆承托着时光,使用年代越久,包浆越深越厚。
不知元道长对文物的鉴定如何看待?”
王一清讲到节骨眼上,留下一大半,他想试元玄子文化底蕴到底有多深厚。
元玄子斟一盏清茶,淡然道:
“我们出家人,对金玉无多鉴赏,对身外之物不感兴趣。
只是喜欢琢磨这世上的各色人等。
贫道最爱看那些流浪汉,你瞧他那袖口、衣领,包浆有多厚!
再瞧那张饱经风霜皱纹累累的脸,刀工有多细!
那脖子上的老灰皮,还有酒糟鼻头的天然沁色,这些都告诉我们什么是生存的痕迹。”
黄强忍不住笑起来,说:
“敢情流浪汉、要饭的都成了人中玉石了,哈哈哈,为什么大家都不去流浪、要饭呢?”
元玄子亦笑道:
“大家都去要饭,要谁的饭去?”
王一清感觉自己风头被压制,有些不服气,说道:“周朝的时期,人们将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说文解字》说玉有五德:
润泽以温,仁;腠理自外可以知中,义;廉而不刿,行;鲜而不垢,洁;折而不挠,勇;瑕适皆见,精;光泽并能不相陵,容;叩声清彻远,辞。
请教元道长,不知流浪汉和要饭的是否具备以上几种品德呢?”
元玄子叹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这些昂贵的礼品是你专门给我们准备的吗?”黄强单刀直入,挑明话题。
元玄子摇摇头,表示此事他并不知情。
他正仰头思索,这葫芦里的奥妙,却在不经意间惊异地发现,亭顶上的八仙排列顺序由伏羲先天八卦变成了文王后天八卦!
莫非亭阁的顶端还在旋转?!
还是地面在悄然移动?!
难道说,迎仙居还安装有全角摄像镜头吗?
果真如此的话,又是所为何来呢?再加上这些莫名其妙的抽奖和诗词,价值不菲的昂贵礼品,更显诡谲玄奇,不禁令人疑窦丛生。
“这唱的是哪一出呢?”
王一清见元玄子当然否认,亦是满面疑云,应是和自己一样是迷中之人,便自言自语道。
“要不是这样,我们不要礼物了!”元玄子对王一清商量道。
“哦,”王一清的手死死的攥着那块新疆和田美玉,痛苦的沉吟。
“这是我们摸奖中的呀!”黄强马上反对,“运气来了谁能挡将住!”
他们几个哪里知道,堂堂迎仙居岂是寻常的素斋馆?
一行人最终还是收了礼物,心怀忐忑又侥幸的离开了迎仙居,
就在他们走到过仙桥的瞬间,从空气飞来一团奇异的气流,将黄强轰的掀倒,他身体一歪,就要栽进荷花池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